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3節,今萍嵋,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桌面上,“胡說八道!定是有人在背後指使操縱,動搖民心,如何會在短短一個月就歪曲成這樣!你去查一查背後挑唆言論者是誰,統統下獄。”
懷義說道:“無論官場還是民間,都有追思順王者,若真都下了監獄,監獄擠滿了都不夠,況且沒有合適的罪名,那些人大鬧起來,對皇上仁政的名聲不利。老奴以為,可以試一試以毒攻毒,用傳言壓傳言。”
安泰帝遲疑的看著懷義,“此計有效?”
懷義點頭說道:“平民喜歡用自己的見識幻想貴族士大夫的生活,沒有人在乎真相如何,所以那些不識字的無知愚夫愚婦都喜歡聽才子佳人一見鍾情,幽會私奔,砍柴樵夫娶仙女等橋段。他們何嘗瞭解真正的皇族呢,就用什麼龍王爺之類的代入想象,百姓最喜歡傳這種捕風捉影的小道訊息,那我們就放出他們能夠理解,也能想象的訊息……”
街坊間慢慢開始熱議一個傳聞,據說是順王這條真龍在東海之變時被紅毛番的火炮轟斷了頭上的犄角!失去犄角的龍成了蛟,沒有龍氣,再不是以前的真龍了,當今皇上為了救大明於危難之中,則由蛟化龍,福澤天下。這個計策初始確實有些效果,不過從長期看來,是治標不治本,因為不久後從南直隸鎮江府傳來訊息,據說太子和順王下榻的驛站起了大火,父子兩個被困在火中,一籌莫展之時,突然天降暴雨,澆滅了大火,太子和順王得救了。
據說大火燃起之時,天上發生了異像,飛來一條龍,呼風喚雨,救了太子和順王,許多圍觀者信誓旦旦親眼所見,說太子和順王有神龍保佑,命不該絕云云。
訊息傳來後,群臣上朝看著安泰帝的目光都變了——這火是你燒的吧?好毒的心計,將父子倆一起除掉!這江山就坐穩了。政治家很少信鬼神,他們相信陰謀論。
安泰帝比竇娥還冤,因為這把火真的不是他指使人做的,是順王父子倆自導自演的一幕好戲,選擇在即將下大雨的夜裡打翻了燭臺,自己點燃了幔帳,當大火燒起時,兩人早就在煙霧的掩飾下先撤了,夜晚電閃雷鳴,閃電在夜空中的圖案很像龍圖騰,沈今竹就首先指著天空大呼:“龍神來救駕啦!”
一人呼之、百人應之、萬人和之、百萬人傳之。封建迷信的影響力是深遠的,也是最接地氣的,所以陳涉武廣在起義前也要裝神弄鬼的唱“大楚興、陳勝王”,在可憐的魚肚子裡賽紙條什麼的,沈今竹照葫蘆畫瓢在劉閣老眼皮子底下搞出真龍降雨救駕事件,在回京的路上給順王父子倆面上貼金,因為從京中傳來的訊息來看,她已經被貼上了支援順王的標籤,似乎已經沒有退路了。
☆、第176章 利相悖婚事恐難成,回京師刀劍嚴相逼(二)
安泰二月十七日,當天空最後一抹雲彩隱去時,船隊到達了通州港,迎接他們的是沉默的軍隊,整個港口都提前清場了,沈今竹剛一下船,就被錦衣衛的單獨安排在車駕裡帶走,窗戶釘死,車門從門外反鎖,裡頭連蠟燭都沒有,一片漆黑,像是坐進了棺材,也不知要去那裡,拍門也沒有人理會,沈今竹乾脆縮在車裡睡覺,也不知在車裡晃悠了多久,反正她幾次飢腸轆轆醒來時,馬車還在前行,連高聲叫說要出去方便,外頭趕車的甕聲甕氣的說一句:“馬車那麼大,到處是地方!”
若不是確定在碼頭接自己的是錦衣衛,她簡直要懷疑是被人綁架要贖金了。馬車終於停下了,門從外面開啟,許久沒有見光,乍一被光線刺激,沈今竹雙手捂著眼睛背過去,一個粗壯的僕婦用黑布套住她的頭,抱著她進了房間,才拿下頭套,沈今竹慢慢適應了光芒,她掏出西洋懷錶看了看時間:居然已經是次日中午了,晚飯、早飯,午飯三頓飯都沒吃,難怪差點餓成狗了。
也不知道這是哪裡,不過聽窗外的風聲和鳥叫的回聲來看,應該處於某個山林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