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1節,今萍嵋,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喚醒,遞給她一張油蠟封住的紙條,沈今竹展開一看,神色大變,上頭寫著“順王將歸,恐皇位有變、江山不穩,請諸公扮海倭於瓊州海峽伏擊之,滅使團,以絕後患。”
這是要把整個使團全部幹掉,殺人滅口,然後栽贓給海盜啊!沈今竹甚少感覺的驚恐,看到這個紙條,是徹骨的寒冷,原來安泰帝早有防備,在使團埋下眼線,一旦覺察不對,就將整個使團毀掉!平江伯將這個紙條給自己看是什麼意思?他立場如何?
沈今竹佯裝震驚,跌坐在羅漢塌上,接著衣袖的掩飾,摸向了褥子下面的燧發槍。平江伯將紙條放在蠟燭上點燃,飄動的燭光照映著他的臉忽明忽暗,當紙條快要燒到他的手指頭上,平江伯將其投入了痰盂,低聲說道:“安遠侯放心吧,傳訊息的連人帶船都被我們漕軍攔截了,此時已經沉入大海,以魚蝦為伴。順王是真龍天子,對我也有知遇之恩,豈能被紅毛番一直流亡海外垂釣?太不成體統了,我一介武夫,也聽懂了那首《胡笳十八拍》的悲壯,主辱臣死,倘若不迎順王回京,吾等必落下千古罵名。”
沈今竹對著平江伯拜了一拜,“多謝伯爺相助,救了順王和使團的性命。”
平江伯笑了笑,說道:“其實我也是自救,使團被滅,即使我們這些武夫僥倖逃出,也要背黑鍋,承受不知真相百姓和朝臣的唾罵,終究難逃一死、甚至身敗名裂的下場。哪怕同樣都是死呢,至少不那麼窩囊。”
平江伯定定的看著燭光下的沈今竹,神情幾經變幻,最終還是嘆了口氣,說道:“有些話還是對你直說了吧,就怕以後沒有機會了。當年倭寇攻打海寧城,恰好順王帶著大皇子,還有你們在海寧觀潮,我率杭州右衛解了海寧之圍,擊退了倭寇,開始認識了徐楓,將他收入帳下,徐楓是難得的人才,我的幾個兒子都不如他,我將其視為親子般教養提攜,希望他將來能有大作為,封侯拜將。我曉得他的心思,當年你和他真是一對璧人啊,本來我連賀禮都早早備好了,可惜造化弄人——東海之變後,徐楓失蹤,我知道你一直沒有放棄尋找他。只是大海茫茫,徐楓基本不會生還了。不過他一定希望你能好好的活下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吧。”
“此次你步步算計,將順王迎回京城,雖說皇上出於穩定民心和政局考慮,不會立刻將我們這些人發落貶斥,可是事實上我們的仕途已經到頭了,甚至面臨著秋後清算的危險。你已經定親,即將嫁入曹家,有遮風避雨之地,以後低調做人做事,莫要再惹上政治了,政治這個東西太黑暗了,徐楓已經去了,當年的小兒女就剩你一個,我希望你能好好的活下去。”
平江伯離開後,沈今竹毫無睡意,她千算萬算,還是小瞧了政治的黑暗和權力的可怕。哪怕是看起來毫無紕漏,安泰帝依舊留了後手,並且制定的方案也十分乾淨利索,一旦覺察有變,直接全滅,才不顧她是親外甥曹核的未婚妻、臨安長公主的兒媳婦呢。使團所有的成員都是四品以上的高官,個個在政界都有影響力,可這又如何呢?還不是差點被殺豬屠狗般丟了性命。
一將功成萬骨枯,沈今竹這時才深刻體會到這句話的意思。權力是血腥無情而且勢利的,人們都記得踏著枯骨前行、站在權力頂端的那個人,有幾個記得他腳下的枯骨是誰呢?千萬個無名氏在九泉之下不甘的哭泣著,怨恨著,也屈服著。
沈今竹覺得自己還是天真了,以為設了局,用《胡笳十八拍》琴歌激將計,將整個使團都拖進來迎接順王回京,瞞天過海,安泰帝再不滿,也不會冒著弒兄的罵名將順王弄死、將整個使團下牢獄。但是平江伯的對未來的判斷顯然更現實一些,沒錯,安泰帝會啞巴吃黃連,暫時笑臉相對,可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迎回順王,就是在頭上懸了一個寶劍,不知道何時掉下來而已,那時曹家是否還能、還願意護住自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