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1節,今萍嵋,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國語言的,其他人基本是語言不通,交流靠比劃和眼神,都是大老爺們,眉來眼去也沒甚趣,就像演一幕啞劇似的,因此宴會氣氛很是沉悶,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宴會即將步入尾聲時,突然聽到窗外有人奏古琴。
在座的大明使節基本都是兩榜進士,通曉琴棋書畫,琴聲響起,第一個音節幾聽出是一首著名的琴歌《胡笳十八拍》!這首琴歌是漢朝才女蔡文姬所作,蔡文姬被胡人擄走,被迫當了胡人妻,並且生了兩個兒子,但是她的內心一直惦記著大漢,想要回家,便做了這首曲子,以表達內心的憤怒、憂慮還有思鄉之情。
這個曲子像是有種魔力似的,大明使節們紛紛放下酒杯,靜默不語,豎起耳朵聽琴,這時外頭奏琴的人開始唱起來了:
“為天有眼兮何不見我獨漂流?為神有靈兮何事處我天南海北頭?我不負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負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
一聽“獨漂流”三個字,使節們身體頓時僵直,嘴唇發顫,這是——這是順王的聲音,彈琴唱歌的是大明曾經的帝王啊!皇上就在窗外!頓時呼吸為之一滯。
琴聲悠然,歌聲依舊,順王且奏且唱道:“我非貪生而惡死,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生仍冀得兮歸桑梓,死當埋骨兮長已矣……”
聽到埋骨之句,不少大明使節當場潸然淚下,沈今竹率先從酒案後面走出來,對著窗外跪地一拜,順王以前喜歡捧戲子、甚至親自上臺唱戲,聲音是練過的,此時排上了大用場,音樂比任何話語更有穿透力、感染力和魅惑力,他的聲音渾厚而悲憤,繼續唱到:
“十六拍兮思茫茫,我與兒兮各一方。日東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隨兮空斷腸……”這便是做父親的惦記京城太子的安危了,無論誰當皇帝,太子都是一國儲君,使團們幾乎都是擁護太子的,聽到此句,王狀元第一個走出來跟著沈今竹跪在後面,隨後陸陸續續有其他使節走出來對著窗外跪拜著,當大部分大明使節都跪下時,剩下的幾個也不得不隨大流跟著跪著。
《胡笳十八拍》這首琴歌很長,以沈今竹為首的大明使團們一直跪在那裡聽琴歌,幸好地上鋪著厚毛毯,膝蓋的疼痛尚在可以忍受的範圍內,卡洛斯偷偷看著懷錶,都快半個小時了,琴歌還在繼續,他能懂一些淺薄的大明話,可是這琴歌的歌詞好像很深奧,他聽的雲裡霧裡。
“胡與漢兮異域殊風,天與地隔兮子西母東。苦我怨氣兮浩於長空,*雖廣兮受之應不容!”唱完最後一句,琴聲戈然而止,沈今竹帶著使團再次叩拜,這才回到酒席上坐著。腰痠背痛膝蓋更痛,這是昨日她和順王商議的計策之一,今日午宴聯軍會放他來見使團,可是作為階下囚出現未免太尷尬掉價了,可是又不能不見,所以沈今竹想出這個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的計策來,讓順王用《胡笳十八拍》這首琴歌來試探、感染使團,這首曲子真的太應景了,順王自比蔡文姬,期待迴歸家鄉,都到了這個地步,她就不信使團依舊沒有人提出迎接順王回去。
宴會結束後,大明使團心情沉重的回到駐地,都無心歇午覺,沈今竹搬出一張古琴,在議事堂中焚香彈奏,正是剛才順王彈過的《胡笳十八拍》,王狀元聽的心潮澎湃,以歌和之,“天不仁兮降離亂,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時。干戈日尋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酒液和歌聲的感染力點燃了骨子裡的血性,多年的儒學教育,已經將忠君融入了血液,順王餘威和餘恩尚存,不停的有使節加入了王狀元歌唱的行列,這首琴歌凡是讀過書的都會,類似後世《小蘋果》般普及。
一曲罷了,王狀元拱手對沈今竹行了一禮,大聲說道:“吾等請安遠侯做主,迎回順王,大明的真龍天子,豈能如蔡文姬般流落番國!大明臉面何存?這是最後一次機會了,吾等這次若不能成功,他日青史必定留下千古罵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