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4節,今萍嵋,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走近,轉身看去,引路的丫鬟解釋道:“這位是我們夫人的侄女沈小姐,這位是——”
“我叫做沐珍,是沐王府的人。”穿著重孝的少女將手中的陶罐遞給丫鬟,拍了手上的浮雪,笑道:“你就是沈四娘吧,我聽說過你的事情,和我一樣年紀,卻做出了陶朱公的成就,真真了不起。”
沈佩蘭送貴婦和少女離開了院子,沈今竹豔羨的看著這對母女的背影,“豪門貴女,氣度不凡啊。方才梅樹下和她說話,明明之前都不認識的,卻給人以如沐春風之感。”
沈佩蘭依依不捨的盯著少女看,說道:“左等右等,沒想到柏兒的緣分在此,等沐家過了孝期,就要辦婚事,終於可以抱上孫子了。”沈今竹瞬間明白過來了,徐沐兩家門當戶對,表哥和沐珍十分般配,不禁替徐柏高興,和沈佩蘭、徐碧若等人話了大半天家常,天色已晚了,道路結冰溼滑,不好夜行,當晚就住在雞鳴寺裡,夜晚入睡前,居然有客來訪,而且自稱是沈今竹的外祖父和舅舅!
外祖父?從墳墓裡爬出來的鬼魂?沈今竹第一反應就是騙子,但是見面第一眼,血緣裡的訊息就被喚醒了,不用驗身看此人的腳趾頭,沈今竹可以確定這兩人絕對是如假包換的外祖父和舅舅!
為何?因為面前的這個自稱舅舅的中年男人的輪廓和親哥哥沈義諾很相似,外甥像舅,雖是隔了母的,沈今竹依舊能從此人臉上找到哥哥的影子,而這個外祖父,沈今竹相信哥哥老的時候就應該是這個模樣。
而這個素未謀面的外祖父則激動的抖索著下巴,許久都說不出話來,他的指尖觸碰了一下沈今竹的手背,而後像是碰到炭火似的瑟縮回去。祖、舅、孫三代人就這樣互相打量著,許久都不說話,最後還是沈今竹輕咳一聲,說道:“當年外祖父死遁,可是要躲避什麼大仇家?”
周老爺和周小舅對視一眼,周家人雖然用死遁之法一直藏在西南,但是一直暗中派人打聽沈家人的訊息,對於沈今竹走出家門獨自經商之事都是知曉的,這個外孫女與尋常閨秀不同,所以能一語道明周家人當年所為。
六十出頭、鬚髮有些霜白的周老爺嘆道:“說來話長,今年春天鄭恭王謀反一事震驚朝野,其實早在十來年前,我就覺得鄭恭王不對勁……”
周家子息單薄,但是周家也出學霸才子,周老爺子和周老爺父子都是翰林院庶吉士出身,周老爺做翰林院侍講學士時,是鄭恭王的老師,等鄭恭王年滿二十娶了王妃在京城開府居住時,周老爺是恭王府的左長史,正五品。鄭恭王是周老爺的學生,幾乎是朝夕相處,周老爺漸漸發現這個學生深藏在內心的野心,但是他毫無證據,恰好那時官居戶部侍郎的周老爺子去世了,周老爺丁憂,舉家扶靈回紹興老家,藉機回家避禍,次年鄭恭王就離開京城去山東就藩。
轉眼三年孝期將至,鄭恭王數次來信要“恩師”周老爺回王府繼續當長史,周老爺實在無法擺脫這個學生,協助藩王謀反是抄家滅族的大罪,最後咬咬牙用了死遁之法脫身,帶著妻兒去了西南邊陲之地的昆明,投靠了沐王府,從此改名換姓,當了沐王府的家臣,從此紮根西南了。這幾年曾外祖母和外祖母都相繼去世,周小舅夫妻倒是生養了兩雙兒女,周家漸漸人丁興旺起來了。
周老爺的的直覺是對的,不出十年,學生鄭恭王果然動手了,朝廷腥風血雨一片,抄家滅族的,奪官流放的,周家逃過大劫難,也保護了親家沈家。不過付出的代價也很大,因改名換姓,在戶籍上成為了死人,周老爺辛苦考的功名就沒了,在沐王府做家臣養家餬口,類似幕僚和師爺的位置,肯定沒有當年五品京官風光。周小舅以前是秀才,去了西南之後用化名參加了科舉,如今已經是舉人了,今年春闈落榜,預備三年再戰。
周小舅說道:“今天春沈老太太去世,那時我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