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5節,今萍嵋,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見李魚跪得搖搖晃晃都不肯鬆口,吳敏只得一嘆,去了大倉園找公婆汪福海夫婦,汪福海氣得揮著鞭子殺將過來,要教訓這個“逆子”,被嚇得花容失色的吳敏和汪夫人攔住了,只得作罷,汪福海把自己最得力的一個紹興師爺給了李魚。
魏國公聽到訊息後,也將自己一個得意的幕僚給了外孫女婿,他養大吳敏吳訥這對外孫,吳敏是個女子,再有才有主見也無用,吳訥看起來還好,可是性子太面,又昏頭和太監的女兒私定終身,此生作為有限,還是外孫女婿最有前途。
有兩個高官師爺一起輔佐李魚當錢穀師爺“賺錢養家”,白紙一張的李魚貌似只負責“貌美如花”即可了。
☆、第123章 悍吳敏猛虎嗅薔薇,沈今竹果斷斬情絲
孫秀人生分水嶺就在赴任海澄縣縣官的那一刻,此前幾乎是默默無聞,雖說中了進士算是一舉成名天下聞,但是在競爭激烈的官場上,大部分進士人生最輝煌的時刻就是在金榜題名的那一刻,就像那個被沈今竹一腳飛踹出去好幾步遠的進士表哥侯宗保就是如此,中進士後被分到南京吏部這個冷衙門做觀政(實習生),倘若沒有門路和運氣,這輩子很難有所作為。
後世評價孫秀,都說他是開掛人生,莫名其妙被慶豐帝看中,是大明開國以來唯一拿著尚方寶劍赴任的從七品縣令,然後這都還不夠,赴任路上才走了一半,此人又收了兩個重量級的錢穀和刑名師爺。尤其是李魚這個錢穀師爺還拖上了魏國公府和錦衣衛的背景,稱孫秀為“東翁”。
次日,龍江驛站。應天府尹劉大人、驛站驛丞,還有好奇圍觀的百姓等人在碼頭送別了海澄第一任縣令,看見孫秀帶著兩個新出爐的師爺上船,都傻了眼,金陵無人不識天才解元李魚,連沈義斐也因幫助侄女洗脫殺人罪名而被不少人所知,見李魚和沈義斐都恭恭敬敬對孫秀稱“東翁”,諸人在官船啟航了都沒過神來。
劉大人的刑名師爺和錢穀兩位師爺悄聲感慨道:“同為讀書人,甚少有人瞧得起我們這些做幕僚門客的,沒有一官半職,終日忙碌都是為人做嫁衣,走出去總是低人一等,如今有了李解元和沈推官開了先河,將來我們做師爺的走出去也面上有光啊。”
錢穀師爺有些不以為意,“一個是孝期無法出仕做官,一個是讀膩了聖賢書想出門歷練,當師爺不過是權宜之計罷了,你還真以為他們會長長久久、像你我似的做一輩子師爺?”
刑名師爺說道:“話雖如此,有了這兩位的先例,以後師爺一行會大有改觀的。這孫縣令除了年輕些、相貌生的好些,看起來並無過人之處啊,怎麼能使天下英雄盡折腰呢,方才聽見李解元稱他為東翁,我還以為活見鬼了呢。”
錢穀師爺說道:“李解元背後還跟著兩個師爺呢,我瞧著大有來頭,孫大人運氣真的太好了,買一送二啊。”
孫秀滿載著理想和抱負的官船走在前面,沈今竹的雙桅快船緊跟其後,船上除了沈家二房一家子人,還有滿腹怨氣的好姐妹吳敏。
吳訥私定終身,吳敏很是憤怒,深怨弟弟不成器,意志不堅,居然在婚前做下了珠胎暗結之事,事情一發不可收拾,她對弟妹懷賢惠的印象很不好。懷賢惠童年時對吳訥又打又罵,要咬了弟弟的脖子一塊肉去!那句“有娘生沒娘養”的奚落之語,她至今都沒有忘記。得知此事後,她氣得當場給了弟弟一個耳刮子。
吳訥替賢惠辯解,說她在雞鳴寺撕咬辱罵是少時不懂事,她為此吃了不少苦頭,後來母親何氏和離,她一個人在曹國公府的日子很不好過,祖父祖母不疼,父親冷漠,還被父親的寵妾欺負,賢惠不堪忍受,叛出了家門——這和我們姐弟的曾經的經歷何曾相似啊!我們當初不也是對吳家徹底絕望,冒著沉屍海底的風險跑到金陵城找外祖父和外祖母的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