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2節,今萍嵋,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惶惶不可終日,看著父女成仇、母女積怨、兄妹不和、家宅不寧,不如放她出去闖出自己的天地,女兒在這裡謝謝您了。”
言罷,沈今竹定定的看著沈二爺,看似瘦弱的身軀,身體卻像是隱藏著一種莫可言說的力量,沈二爺將唐傳奇的聶隱娘和眼前的女兒重合了,和女兒對視了許久,最後嘆道:“聶隱娘是被尼姑擄走了,從此改變了人生,而你——是爹爹的錯,當年沒有好好照顧你,唉,罷了罷了,以後遇到什麼煩心事,不要一個人扛著,家裡還是能幫上點忙的。”
這就是答應了,沈今竹站起來,慎重其事的跪地俯拜道:“多謝父親成全,請父親放心,我是沈家女,這永遠都不會改變,看在祖母的份上,我不會玷汙了祖輩的榮光。”
沈二爺目光復雜的看著女兒,殺人如麻,還周旋與人家父子二人,都定了親事,殺了那個老的——簡直就是活生生的貂蟬啊,這任何一件事宣揚出去,都會給沈家的名譽帶來打擊,以後該怎麼辦呢?
沈二爺迫於女兒的“威懾”,答應了今竹的請求,暗歎唐傳奇的聶隱娘招贅了一個磨鏡少年為夫婿,今竹說要效仿祖母當年支撐門戶做生意,她是不是在暗示將來也要學祖母和聶隱娘,也一個聽話的招贅夫婿上門?
可是那徐楓是魏國公府的嫡子,將門虎子,年紀輕輕就有千戶的官職,他是不可能改名換姓當贅婿的,將來女兒註定是個傷心人,我現在丁憂在家,無一官半職,沈家女兒嫁到瞻園都算是高攀了,何況還要求人家入贅,真是白日做夢,不如叫二妹妹勸她早點死心。
靈船沿著京杭大運河一路南下,五天後到了徐州,靈船進了港口,遠遠就見到碼頭上搭著一個祭棚,祭下哀樂四起,哭聲震天,沈二爺、沈佩蘭、沈三爺看著祭棚下披麻戴孝哭泣的中年貴婦,皆流下淚來,沈二爺叫道:“大妹妹。”沈佩蘭和沈三爺叫“大姐姐”。
此貴婦正是大姑太太沈詠蘭了,沈詠蘭婚姻比沈韻竹還要坎坷,沈詠蘭初婚是嫁給了太常寺的劉大人做填房,婚後三個月,原本應該死於瘟疫的劉大人的原配帶著一雙兒女找上門來了,原來原配和孩子們在封村之前就逃走了,怕被人知道是從瘟疫之地出來的,就一直隱姓埋名在蜀地艱難度日。劉大人中了進士,喜榜在大明各個州縣張貼,一舉成名天下知,原配和孩子就找上門了。
糟糠之妻不下堂,劉大人不能不認妻兒,沈詠蘭也不可能讓位給人做妾,於是這門婚姻判了無效,有好事者將這件離奇之事改成了一齣戲,取名《尋夫記》。沈詠蘭後來嫁的也是進士,生了一雙兒女,一直跟著丈夫在各地做官,如今大姑爺是徐州府同知孫大人,得知母親去世的噩耗,沈詠蘭便在徐州港碼頭早早搭建了祭棚,等待靈船的到來。
沈詠蘭每隔兩年就帶著親生的一雙兒女,在沈老太太的壽辰時回金陵小住一月,陪著母親說話聊天,所以沈今竹對大姑姑一家子很熟悉,沈詠蘭將眾人接到了徐州府的家裡歇息,明日隨著眾人一起啟辰去金陵送葬。
沈詠蘭摸著沈今竹削瘦的小臉,“可憐見的,怎麼瘦成這樣了?母親雖然走了,你還有父母兄弟照應著呢,再不濟,還有我們這些姑姑們,別把自己身體拖垮了,母親泉下有知,也不會安寧的。須知君子哀而不傷,好好保重身體知道嗎?”
沈今竹點點頭,“知道了,我現在好多了,一頓飯能吃兩碗飯呢,大姑姑也要保重身體。”
沈佩蘭和大姐沈詠蘭相擁而泣,去了裡面說體己話,沈詠蘭問了些母親臨終前的話語,沈佩蘭嘆道:“母親的兩樁心願已了,是睡夢中去世的,沒有經歷痛苦,也沒有留下遺言,不過她早就將自己的產業打點清楚了,寫下了遺囑放在烏衣巷祖宅,等我們回金陵將母親和父親合葬之後,再看看老人家是作何安排吧。”
沈佩蘭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