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3節,今萍嵋,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倒黴女婿說起來和沈家還有點親戚關係,女婿姓劉,是誠意伯的二弟的兒子,誠意伯三弟的長女劉氏是瞻園的三夫人,和沈今竹的二姑姑沈佩蘭是妯娌關係。可是聽說崔打婿打歸打,對女婿的學問幫助頗大啊,崔打婿當年是探花郎,就是因為有了這位探花郎岳父的嚴格管教和舉薦,這位崔打婿才會年紀輕輕就中了進士,聽說劉家很感激這位親家,崔劉兩家來往親密,如今怎麼會反目成仇,要淹死崔氏生的女兒呢?
婦人嗚咽哭道:“我家老爺正是崔打婿!嗚嗚,我可憐的小姐啊,當初嫁到劉家,劉姑爺發誓一輩子對小姐好,房裡不會有亂七八糟的侍妾,我們小姐還當真了,懷了兩個孩子都不幸沒了,好容易生下一個女嬰,無意中聽姑爺和婆婆的對話,說劉家有洗女三代的說法,每一代的第一個女兒都要淹死獻祭,才能永葆劉家的富貴。我的老天爺啊,堂堂誠意伯府,文成公劉基的後代,居然把一個破道士的話當真了,淹死這個無辜的女嬰啊!”
☆、第94章 除宿敵孫女救祖母,說心願沈老太進京
沈今竹坐在車轅子上,聽馬車裡的婦人哭訴,也覺得忿忿不平,想當年文成公是唯一以文官封爵的開國大臣,這男人在廟堂之上有無作為,要看是否願意獻出長女的生命為代價?真是荒謬啊!文成公眼看著一幫助太【祖爺打下大明江山的功臣大將們死了大半,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臨死前定下遺囑,說劉家三代不得參加科舉、不得入仕為官,不議論政事,是為了避禍,留下子孫姓名,待他日東山再起。
文成公有先見之明,□□爺搞死了一大批功臣,後來建文帝削藩王時將站錯隊的開國功臣又搞死一批,到後來大明僅存家裡金書鐵卷寫著“開國輔運推誠”的勳貴不超過十個,文成公就是其中之一。況且文成公只是說不準參加科舉,又沒說不準讀書,文成公的家學淵源流傳下去,三輩人埋頭讀書,厚積厚發,才有現在誠意伯府一門兩進士,而且都做到了三品以上的高官位置——不對,好像自從五年前誠意伯太夫人去世後,致仕回家守孝三年的二老爺和三老爺現在都沒有做官,已經在家等候兩年了,京城都沒有傳來兩位起復的訊息。
莫非就是這個原因,刺激劉家想起什麼破遊方道士“洗女三代”的叮囑?想到劉家已經有兩代的長女都被無辜淹死,沈今竹心頭湧過一絲寒意,卻也無可奈何,因為按照大明的律法,做父母的弄死孩子,或者公婆打死兒媳,都是免罪的,法律預設兒媳和子女屬於私有財產,可以隨意打死,不用承擔責任。
當然了,從人情上講,弄死無辜的孩子和兒媳會受到輿論和良心的譴責,但有人就是不在乎,照樣對這兩種弱勢群體伸出罪惡之手。你不得不承認,這個世界就是有些人是邪惡的,他們就是能將論理和道德踩在腳底下,漠視生命。
馬車晃晃悠悠行走在石板路上了,車裡女嬰的哭聲漸漸沒有了,沈今竹心頭一緊,問道:“這孩子怎麼不哭了?”
婦人說道:“被顛的睡了,小相公不用擔心。”
沈今竹這才放心下來,那婦人心疼的看著懷裡的嬰兒,哭道:“瞧這張可愛的臉,肥嘟嘟的,眉眼長的真像小姐啊,姑爺怎麼下得了手?男人就是善變,上個月還指天指地發誓一輩子對娘倆好,轉眼說翻臉就翻臉,無論小姐如何請求,甚至拖著產後虛弱的身軀跪地求姑爺,姑爺硬著心腸看都不看小姐一眼,搶了孩子就走,要不是我把這孩子救出來,恐怕這會子早就——唉。”
馬車到了文昌巷崔府,這是婦人是崔氏的陪房,所以看門的認識她,見她狼狽的樣子,頓時嚇一跳,忙將婦人請進去了,不等崔家的人表示感謝,詢問名姓,沈今竹就調轉了馬車往火瓦巷而去,算起來她和誠意伯劉家還是遠房親戚,還是隱姓埋名比較好。而且現在她有更重要、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