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節,今萍嵋,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那夜也是舉手之勞,承蒙你們不嫌棄我是伶人出身,託付陸指揮使屢次抬舉我,給我立功的機會,我才能三年內從小卒升了百戶,你們還是叫我的名字智官吧。”
沈今竹說道:“恩人在危機關頭救了我們叔侄,如何敢直呼恩人的名諱?既然恩人升了百戶,我們就叫恩人智百戶吧。”
沈三爺忙附和道:“對對對,今日是智百戶升遷大宴,我又恰好在樓下碰到了侄女和朱指揮使賢伉儷,真是天意如此,來來來,我們再滿飲此杯。”
話說三年前盂蘭盆會慘案,沈三爺失血過多加上被毒蛇咬傷,一時昏迷不醒,沈今竹人小瘦弱,根本無法揹著三叔尋找救援,她苦苦祈求路人幫忙,只有當時還是城北大營小卒的智官願意幫助他們叔侄二人,揹著沈三爺走了幾里路到大營的集結處,還為他們找了軍營療傷,沈三爺才由此保住了腿,撿了一條命。
這叔侄二人並不在乎智官出身卑賤,一直稱智官為恩人,事後除了在銀錢上報答智官,還託了瞻園的關係找到城北大營的老大陸指揮使大人對智官多加提攜指點,這智官在戲班學的是閨門旦,也有些功夫底子,加上有八分天姿、貴人提攜,這三年在軍隊混的如魚得水,屢次在清理倭寇時立功,積累戰功居然在十九歲就成了百戶。
沈三爺得到訊息後,很是為智官高興,特地在秦淮河找了最近最火爆的煙雨樓,包下整個三樓設宴慶祝智官升百戶。智官從城北大營來金陵城最南邊騎馬都花了一個半時辰,來煙雨樓時沈三爺已經等了很久,還百無賴聊的請了戲班的上來唱《牡丹亭》,好容易在樓上遠遠的瞧著智官騎馬而來,便趕緊下樓迎接恩人,沈今竹坐在屏風後面聽見自家三叔和智官在大堂說話聲,忙跑出來與恩人還有三叔相認,而徐碧若經常聽沈今竹聊起那位梨園行改行投軍做了軍人的大恩人,很是好奇,就沈今竹一起上樓,徐碧若要去,丈夫朱希林當然要跟著了,於是就有了四人共賀的場面。
朱希林是從宗室考武進士變成軍人的,他對智官從伶人變軍人的經歷也有些好奇,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朱希林便問了智官投軍的因果。
朱希林是正六品的北城兵馬司指揮使,官階比智官這個百戶高的多,長官詢問,智百戶當然要回答的,智百戶自斟自飲喝下一杯,發出一身輕嘆,緩緩到處了來歷。不愧是唱過閨門旦的,連嘆氣都帶著韻律。
原來這智官是個棄嬰,被一個草臺戲班班主收養,打小就隨著戲班輾轉到各地演出,剛開始是翻跟斗跑龍套,後來班主見他聲音好、模樣俊俏,便教習他做了閨門旦,叫做智官,草臺班子是沒有資格在金陵城這種繁華之地登臺的,一般在縣城或者鄉下演出,某一次,一個村莊請了他們去村裡唱三天社戲,晚上宿在土地廟裡,某夜,一行歹人經過土地廟,談論如何攻打村莊,在此地殺戮搶劫,戲班子的人聽了,一擁而上,將歹人們擒獲,送去官府發落,救了這個村莊。
豈料這些歹人都出自一個水匪山寨,山大王知道了,深恨戲班,便要師爺假裝是良民,付了定金,請戲班子去他的山寨唱戲,可憐這戲班子剛一下船,就遭遇水匪們的埋伏,只有智官逃走了,他去當初請戲班唱社戲的村莊求救,可是那些村民和村中的族老們畏懼水匪,居然都不敢組織男丁去救援!戲班子被屠戮乾淨,這智官就發誓投軍,此生殺淨天下土匪,為戲班報仇雪恨。
眾人聽了智百戶的經歷,都唏噓不已,徐碧若最是嫉惡如仇的個性,她忙說道:“這些村民忘恩負義,自私懦弱,我真是為你們戲班不值,後來呢?你投軍後,水匪滅了沒有?”
智百戶嘆道:“我投軍當年,官府就平了水匪的寨子,但是大部分水匪都逃走了,據說和倭寇同流合汙,繼續做搶劫禍害百姓的惡事,我在城北大營總是出去請戰,就是專門打倭寇,希望能手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