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鳥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四十三章 得勝班師,幹宋,任鳥飛,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破壞他們好不容易才談下來的和約,李邦彥、吳敏等主和派,紛紛出列表示反對。
李邦彥厲聲說:若乾軍不退,捲土重來,再圍京城,如何抵禦?
徐處仁毫不退讓的反駁道:太宰安敢確保,乾軍安然而歸,不會心生輕視我大宋之心,待秋高馬肥再來攻打我大宋?太宰莫要忘了,今我大宋京師乃隔斷大乾南北疆土之要地,大乾豈會無覬覦之心?
趙桓覺得徐處仁的話很有道理,所以批准了徐處仁的提議,並立即就下令,讓姚古、种師中、折彥質、馬忠、範瓊等宋將立即率兵北上,護送乾軍回師。
种師道得知此事了之後,不顧身體的不適,悄悄告訴一眾宋將:若有可擊之機,即擊之,乾軍若安全北歸,秋日必定再致,不可縱之。….
很快,就有十餘萬宋軍奉命北上,截擊乾軍……
與此同時,右司諫陳公輔挺身而出,彈劾李邦彥及其黨羽王孝迪和蔡懋弄權誤國,請趙桓罷免他們的職務。
陳公輔在政和三年以上舍及第第一名(相當於科舉狀元)的身份進入官場,他先是被授予平江府教授,後到越州任應天府少尹,除秘書朗,不久前,趙桓登基,升陳公輔為右司諫。
陳公輔忠於職守,崇尚氣節,敢於直言。
陳公輔給趙桓上奏說:
臣聞憲宗用一裴度而平淮西,武宗用一李德裕而平澤潞。自古翦除寇難,興復治功,必至排斥眾議,屏除女幹邪,而信任忠勇有為之才,然後可責其成功也。自臣聞邊寇興難,蚤夜危懼,曾詣都堂略陳守禦之策,見任宰執大臣皆狐疑不斷,牽制其事今已經月,條畫措置並未就緒。況此數人,事上皇累年,皆阿諛順旨,持祿養交,未嘗建明一事,裨補聖明,致有今日之患。蓋平居無事,尚不足恃,豈可使之當今日之變乎?陛下今日複用之士,論民心莫不嘆息,不惟不足以了今日事,他日亦必誤陛下……
陳公輔這個奏章一上陳,本來名聲就已經極臭的李邦彥,立即就又陷入到了民眾的攻擊當中,到處都是請求趙桓治李邦彥誤國之罪的聲音。
李邦彥見此,知道他這個宰相當不下去了。
李邦彥於是主動找到趙桓,對趙桓說:臣之所急,存宗社、安君上、惜生靈耳,何敢為身謀?上皇禪位,委臣以重任,臣曾明誓,殫精竭慮,身屢瀕死,有所不避。今譊譊之徒,扇惑眾聽,喧競倉卒,白黑不分,眾聽未孚,鑠金可畏,不知引避,何以厭服斯民之心?為今之計,只有臣去也,方可證臣一心為公,無私也……
得說,李邦彥還算有自知之明,知道他已經不適合再當宰相了,所以主動上書趙桓請求致仕,沒讓趙桓太過為難。
——趙桓在當太子的時候,李邦彥為了跟王黼鬥,對趙桓就多有庇佑,在趙佶禪位之時,李邦彥也曾給過趙桓很大的幫助,因此趙桓對李邦彥的感情很不一般,以至於趙桓明知道李邦彥有浪子之稱,跟他的三觀有些不太一樣,也讓李邦彥做了宰相。
可是現如今李邦彥的名聲實在是太差了,迫於輿論的壓力,李邦彥又這麼識趣,趙桓也就順勢讓李邦彥致仕了。
不久之後,趙桓下旨,免去李邦彥、王孝迪和蔡懋在朝廷的職務。
——王孝迪隨後擔任醴泉觀使,蔡懋隨後擔任大名府府尹,李邦彥則請求補足其守孝的時間(宣和五年他父親去世時,他只守孝兩個月就被趙佶給召回了,根據丁憂守喪制度,他應該守孝三年),趙桓准奏,命他前去提舉亳州明道宮。
李邦彥等人被罷職了之後,趙宋王朝的決策中心又進
行了改組,形成了新的領導班子:….
以張邦昌為太宰兼門下侍郎(此時張邦昌人還在觀光團中,所以他這個宰相只是掛名而已);吳敏為少宰;徐處仁為中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