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頁,傾城,三毛,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我是二房的。我們兩匹黑羊,成了好朋友。看見畢卡索的畫,驚為天人。噯!就是這樣的,就是我想看的一種生命,在他的桃紅時期、藍調時期、立體畫、變調畫,甚而後期的陶藝裡看出了一個又一個我心深處的生命之力和美。
過不久,我也休學了,步上二哥的後塵。休學後被帶去看醫生,醫生測驗我的智商,發現只得六十分,是接近低能兒童的那種。
我十三歲了,不知將來要做什麼,心裡憂悶而不能快樂。二哥說,他要成為一個作曲家‐‐今天在維也納的他,是一位作曲家。而我,也想有一個願望,我對自己說:將來長大了,去做畢卡索的另外一個女人。急著怕他不能等,急著怕自己長不快。他在法國的那幢古堡被我由圖片中看也看爛了,卻不知怎麼寫信去告訴畢卡索,在遙遠的地方,有一個女孩子急著要長到十八歲,請他留住,不要快死,直到我去獻身給他。
這一生,由畫冊移情到畫家身上,只有專情的對待過畢卡索。他本人造形也美,而且愛女人,這又令我欣賞。藝術家眼中的美女,是真美女。畢卡索畫下的女人,個個深刻,是他看穿了她們的骨肉,才有的那種表達。那時候,我覺得自己也美,只有藝術家才懂的一種美。
可是人太小了。快長大的願望不能由念力中使身材豐滿,而我的心靈一直急著吸取一切能夠使我更成熟的東西。回想起來,那些人為的間接人生體驗,終因實際生活的直接經驗太少,而無法自然結合,那是勉強不來的。急著長大,使我失落了今生無法再拾回的少女時代,雖說那是十分可惜的事,倒也沒有真的後悔過。
沒有等到見到他,畢卡索死了。報上刊出一代巨星消失在今世的訊息時,我的床畔早已有了另外許多許多畫冊,而且自己也開始在畫畫了。畢卡索的死,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教化,使我認知了藝術不死的真理,並沒有為他的離世流下一滴眼淚。而我,由那時候開始,便沒有想嫁藝術家了,一直再沒有了這個念頭。
許多年過去了,西柏林展出了畢卡索&ldo;性愛素描&rdo;的全部作品。我一趟一趟的去展覽會場流連,方知性愛的極美可以達到畫中的那個深度。那不只是&ldo;查泰萊夫人的情人&rdo;這本書教給我唯一的感動,那又是畢卡索的另一次教化。今生再見一次驚心動魄,如同小學時操場上那個睜大了眼睛的孩子。
過了又幾年,西班牙巴塞隆納城成立了&ldo;畢卡索美術館&rdo;,我又去了那兒,在一幅又一幅名畫真跡面前徘徊不捨。
回想一生對於美術的摯愛,心中浮上的卻是國民學校小房間中那個女童的臉。我知畢卡索的靈魂正在美術館中省視著我,而我,站在那一張張鉅著之前,感激的卻是那個動了憐憫之心帶我去擦血的軍官。如果不是當年他牆上的一幅畫,如何能夠進入更深的殿堂之門?我猜想,畢卡索如果知道這一故事,也是會動心的。那個軍官和小女孩的故事。
紫衣
那封信是我從郵差先生那兒用雙手接過來的。
我們家沒有信箱,一向從竹子編的籬笆洞裡傳遞著信件。每當郵件來的日子,就會聽見喊:&ldo;有信呀!&rdo;於是總有人會跑出去接的。
那是多年前的往事了。當年,我的母親才是一個三十五、六歲的婦人。她來臺灣的時候不過二十九歲。
怎麼記得是我拿的信也很清楚:那天光復節,因為學校要小學生去遊行,所以沒有叫去補習。上午在街上喊口號、唱歌,出了一身汗便給回家了。至於光復節郵差先生為何仍得送信這回事,就不明白了。
總之,信交給母親的時候,感覺到紙上寫的必是一件不同凡響的大事。母親看完了信很久很久之後,都望著窗外發呆。她臉上的那種神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