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癲道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6頁,混跡在嘉慶初年,瘋癲道男,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銘祺停住腳步,若有所思地搖了搖頭,面色坦然道:&ldo;鮑將軍莫急,匪寇糧草已絕,即使他們在山林中儲備一些食物,但他們若是想攻佔璦琿城,沒有個一年半載的也休想在老子的手裡奪回去,我猜他們駐紮在城外熬不過三日,便會軍潰糧盡,不戰而退。你等不必急於求成,敵不動,我不動,敵若動,我才動。明白嗎?&rdo;
&ldo;喳,緊遵總兵大人口諭!&rdo;鮑鐵心領其意,隨後躬身回道。兵家雲: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功之法也。劉銘祺在後世的時候,好歹也是個留學生的身份,對孫子兵法雖然未能加以研讀,但卻多多少少有些瞭解和涉獵,也算是半個文化人,在清朝也算是半個秀才,半個軍事家,一瓶子不滿半瓶子咣的水平。仗著他自己腦袋靈光,一悟就透,所以才會遊刃有餘地駕馭和指揮這場戰爭,佔盡了上風,佔盡了先機。
劉銘祺扶著城頭,眺目遠望,心頭像是壓了一塊大石頭一般沉甸甸的,身旁的眾將士頷首而立,誰也猜不到他在想什麼,他要做什麼……劉銘祺暗自思付良久,忽然轉過身來令道:&ldo;來人啊!立即出城傳話給匪頭宋二虎,就說大清朝總兵劉銘祺要在兩軍陣前會會他,希望他能出營一見。&rdo;令下後,傳令兵迅速騎上一匹快馬出城,奔向兩軍陣前傳話。
鮑鐵一聽,可急壞了,忙拱手阻止道:&ldo;總兵大人決不能親自去陣前見匪寇啊!即便要去的話,鮑鐵願意前往替大人傳話給匪頭便是,何勞大人親自前往。大人有所不知,那匪頭宋二虎懷有一身的絕技,二虎之名並非是他的大號,據說他曾經在山林中偶遇兩條下山猛虎,便赤手空拳將其打死,因此而得名。若是大人有個三長兩短的,可讓我等如何是好啊!&rdo;
聞聽此言,劉銘祺心裡也是一陣陣地發虛,他不是為了打腫臉充胖子,心裡更沒有所謂的英雄情結,只是在清兵與匪幫之間,大戰一觸即發。到那時,匪寇們勢必會舉傾巢之軍攻城掠池,清軍也會誓死保衛城池,兩軍對壘,刀光劍影,血肉橫飛,將使璦琿城淪入屍橫遍地、血流成河的慘境。那些壯丁大都是上有老下有小,心不甘情不願地被官府抓來賣命送死,若是活下來的算是命大,陣亡了的,將會給他們的親人帶去難以承受的痛苦和巨大的打擊,劉銘祺在後世也曾經嘗試過失去親人的痛苦,更不想看見這種生離死別的悲劇再次在苦難的百姓身上重演。
古時這種缺乏人性化思維的&ldo;以強治強,以暴治暴&rdo;之法,只能暫時性的鎮壓住那些意圖造反的匪寇,並不能徹底解決國泰民安的長遠大計。儘管野心勃勃的匪寇揭竿起義,他們遠遠不能與大清的穩固江山抗衡,儘管大清朝政治腐敗,軍備廢弛,但乾隆盛世的餘暉猶存,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大舉傾兵對付國內造反的匪寇還是綽綽有餘的,匪寇無論是出於何種的政治目還是,都將是螳臂擋車,自取滅亡,歷史的車輪會繼續向前滾動,無非是輾過的石頭大些罷了。再說歷史野史都沒有留下這批造反匪寇的任何記錄,可見其微不足道的勢頭根本是難成氣候。
對民當施仁政,對匪也當施仁政,以仁治暴,才是興國之舉。
劉銘祺他執意要單獨見見匪寇的理由,是想有意將其&ldo;招安&rdo;,致使匪頭歸順大清朝,還百姓安寧,停止血腥殺戮。再封他個一官半職的,一來表明朝廷收降招安的誠意,二來也好讓匪寇們忠心效忠朝廷,豈不是兩全其美之策。
想到這裡,劉銘祺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不以為然地跟鮑鐵開起了玩笑,嘖嘖嘴道:&ldo;真沒看得出來嘛!我們的鮑大將軍也學會關心人了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