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尚花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九章 楊業殉國,大宋的天空,墨尚花開,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雍熙三年(986)六月,耶律斜軫與蕭太后大軍合兵。

一處,攻下寰州,斬殺寰州守軍一千餘人。

雁門關有楊業楊無敵鎮守,蕭太后與韓德讓等人商量到最後,草擬出一道詔令,那就是活捉楊無敵,一則可以消除遼軍多年的“恐楊症”,二則可以起到敲山震虎的效應,消磨宋軍的鬥志,打掉宋軍囂張的氣焰。

王侁發難

雍熙三年(986)六月,鑑於此次北伐宋軍損傷十萬多人,太宗決定將雲、應、寰、朔這四個州的百姓二十幾萬人遷徙到關內,拿二十萬換十萬,面子上也好看,也不至於輸得這麼慘。詔令潘美、楊業等人帶領部下保護好內遷的百姓。

雲州已經被遼軍切斷,寰州也被遼軍佔領,雲州、朔州都在遼軍的包圍之中,宋太宗這道要面子的詔令,明顯的是要將西路軍送上絕路。

楊業道:“現在遼兵士氣正盛,不能硬碰硬,應該避其鋒芒,等待機會再戰。朝廷只是讓我們護送這幾個州的百姓,只需領兵從大石路出發,先派人秘告雲州、朔州的守將,待大軍離開代州時,讓雲州的軍民先出城。等到大軍到了應州,遼軍必來阻擊,這時讓朔州百姓出城,進入石碣谷,我們再派一千弓箭手埋伏在谷口,以騎兵在中路支援,則可保全三州百姓萬無一失矣。”

楊業的這個建議是非常好的,既能完成皇上交給的任務,又能減少傷亡,可謂一舉多得,然而有人卻不這樣想,這個人就是監軍王侁。

楊業是北漢降將,不是宋朝的“本土將軍”,楊業沒把自己當外人,監軍王侁打心眼裡就有點瞧不起楊業。_o_m在他看來,楊業這人太慫了,他這是故意避戰,說不定是有異心。

王侁當即怒斥道:“領數萬精兵而畏懦如此,但趨雁門北川中,鼓行而往。”王侁讓楊業直奔雁門北川,大張旗鼓的前進。見王侁這麼說,順州團練使劉文裕也站出來支援王侁,“王監軍說得對!”

楊業道:“不可,此必敗之勢也。”

王侁道:“君侯素號‘無敵",如今大敵當前,你卻猶豫不前,難道還有別的心思不成”此話出自一個監軍之口,對於降將而言,分量可不低,直接是對其忠誠度的靈魂拷問。

楊業怔了一下,道:“業不是貪生怕死,只是時機對我軍不利,只會白白地犧牲士卒,卻不能立功。既然您責備我避敵不戰,那我楊業願意先你們一步出戰。”

王侁從鼻子裡哼了一聲,道:“如此最好!”

從始至終,主帥潘美始終一言不發,他就看著王侁和楊業二人唇槍舌劍,你來我往。雖然王侁只是從六品的小官,潘美這個從二品的國公,在這個小小的監軍面前還是顯得有些低聲下氣。監軍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後面的人,他代表的是可是皇上。

以前,軍隊的監軍多數都由宦官擔任,到了大宋,尤其到了太宗朝,崇文抑武,軍隊的監軍多由文官擔任。其他的監軍也就罷了,關鍵是王侁這個人,不好對付。

當初,秦州知州田仁朗征討党項李繼遷,田仁朗已定下了擒拿李繼遷的策略,結果王侁向太宗進獻讒言,故意誣陷田仁朗,說他貽誤戰機,不思進取。結果,太宗要砍田仁朗的頭,經文武百官的一致求情,加上田仁朗自己的據理力爭,太宗這才赦免了田仁朗的死罪,改判流放商州。最後,王侁取代了田仁朗,統兵伐李。

前車之鑑,後事之師。皇上這次派王侁來監軍潘美的西路軍,潘美可是處處留著小心。還好,潘美和楊業都是能征慣戰的老將,戰鬥經驗豐富,一路攻城略地,仗打得行雲流水,一直都很順,至今也沒什麼把柄讓王侁抓住,不然,小報告早就打上去了。

潘美覺得,自己作為開國老臣,南征北戰,功勳卓著,當年,跟太祖一起建功立業的石守信、高懷德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進擊的大明鐵騎

省墨

幹宋

任鳥飛

我生活在初唐

江中小蝦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