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章 機不可失,大漢帝國,殷揚,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春秋戰國之時,東胡非常強大,對中原大肆滋擾,曾經一度侵入中原,差點把中原給佔領了。要是沒有五伯聯合天下諸侯出兵,把東胡打出去的話。
“胡虜”一詞流傳極廣,其中“胡”字,就和東胡有關。
東胡除了滋擾中原以外,還對相鄰的遊牧民族進行戰爭,其中受害最大的就是匈奴了。
匈奴在冒頓統一之前,並不是那麼強大,四分五裂,其實力大打折扣。趙武靈王時匈奴南下河套之地,頭曼單于南下河套,固然有爭奪肥美水草地的想法,亦有架不住東胡進攻的因素,在東胡的強大攻勢面前,匈奴不得不選擇避其鋒芒。
結果卻是遭到趙武靈王和蒙恬的進攻,大敗而逃。
匈奴兩次大舉南下,都是大敗而歸,國力大損,口眾銳減,東胡卻沒什麼損失,對匈奴打得更兇狠了。
冒頓殺父自立為單于後,第一件事就是被東胡訛詐。東胡先是要冒頓的駿馬、閼氏,冒頓全給了。
在當時,不僅東胡,還包括匈奴的大臣都以為冒頓是膽怯,膽小怕事,認為他無能。
東胡得了便宜之後,得寸進尺,獅子大開口,要匈奴的土地。匈奴的群臣原本以為膽小的冒頓一定會同意,卻是沒有想到,冒頓火了,召集部眾,率領大軍殺奔東胡。
東胡得了不少好處,滿以為冒頓膽小,不敢有異動,已經做好了接收土地的準備,根本就沒有想到冒頓會率軍前來。給冒頓打了一個措手不及,損失慘重,死傷無數。
這一仗,對東胡來說,是致命的。從此以後,強大的東胡開始走下坡路了,再也沒有恢復過來。
冒頓解決了東胡這個最大的威脅之後,這才騰出手來發動戰爭,統一了匈奴。經過數年的戰爭,匈奴第一次被統一在一起,其實力倍增,最後才有平城圍劉邦,遺書謾高後之事。
冒頓是匈奴歷史上最有才幹的領袖,他統一匈奴之後,並沒有對東胡發起大規模的戰爭,而是對漢朝大打出手。究其原因,不外在於漢朝富饒,讓匈奴垂涎,而東胡,現在的東北三省,是苦寒之地,遠遠不如漢地錦繡。
冒頓之後的老上單于,還有現如今的軍臣單于,都奉行與漢朝戰爭的方略,而不是對東胡大打出手,東胡這才有了喘息之機,一直苟言殘喘至今。
儘管匈奴沒有追擊,東胡卻是再也沒有恢復過來,王權給削弱,兩支部落迅速崛起,成了東胡最大的兩支勢力。一支是住在鮮卑山附近的鮮卑一族,另一支是住在烏桓山附近的烏桓一族。
鮮卑、烏桓兩族,在中國歷史上很有影響力。烏桓在三國時,給曹操徵滅。曹操徵烏桓之後,還寫下了《觀滄海》的名篇。
鮮卑一族在南北朝五胡亂華時代,深入中原,建立了政權。喜歡金大俠小說的朋友,就知道會“斗轉星移”的姑蘇慕容世家,就是鮮卑一族。從根上說,慕容世家其實是東胡一支。
除了鮮卑和烏桓這兩支外,東胡還有柔然、室韋、庫莫奚、契丹、蒙古這些民族。
其中,契丹和蒙古在中國歷史上很有名。最有名的就是蒙古一族了,建立了橫跨歐亞大陸的蒙古大帝國。
追根溯源,蒙古仍是東胡的一支。
長城大戰之後,軍臣單于採納了中行說的方略,吞併附近的部落,增加土地口眾牛羊,以此來加快匈奴的恢復速度。軍臣單于率軍西征,不僅滅掉了月氏,還把西域給收了,匈奴的土地擴大了不少,口眾也增加了。
儘管如此,匈奴仍是沒有恢復到長城大戰以前的水準,若與漢朝大戰的話,討不了好。軍臣單于決心執行中行說方略的第二部分,對東胡用兵,逼迫漢朝發兵,在廣漠的東胡之地與漢朝大戰一場。
若是漢朝不出兵,匈奴就收了東胡之地,對漢朝的威脅更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