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萬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頁,倉鼠劫,常萬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眾人盡興之後,呂不韋對李斯道:&ot;聽說你的老師荀卿蟄居蘭陵後,專心著書立說,其文賦意理深厚,詞藻華美,可否吟詠一賦?&ot;
李斯想了想,道:&ot;荀師的文賦之妙,當推那篇《 雲賦 》,荀師以傳神之筆將飄忽不定的雲簡直是寫到了極致。&ot;隨即起身吟詠道:
有物於此,居則周靜致下,動則綦高以鉅,圓者中規,方者中矩。大參天地,德厚堯禹,精微乎毫毛,而大盈乎大寓(宇)。忽兮其極之遠也,攭兮其相逐而反也,??兮天下之鹹蹇也。德厚而不捐,五采備而成文。往來昏憊,通於大神,出入甚極,莫知其門。天下失之則滅,得之則存……托地而遊宇,友風而子雨。冬日作寒,夏日作暑。廣大精神,請歸之雲。
呂不韋道:&ot;此篇確實妙極。雲,瀰漫在地面,迴旋於天宇,隨風而來,變化莫測。雲盛而雨,可使天下得到潤澤;風狂雨驟,則會殺傷萬物。荀卿對雲觀察之細,狀寫之生動,無人能比。只嘆此公已老,無緣招至門下!&ot;
李斯道:&ot;荀師自御任蘭陵令,便決計隱居山村,自由著書,不再復出。這篇《 雲賦
》寫雲之飄忽,托地遊宇,便寄託了荀師超凡脫俗、追求自在的情懷。荀卿只想&ot;友風而子雨&ot;,作點實際事情,以期廣大精神,潤澤天下。&ot;
呂不韋話鋒一轉道:&ot;李舍人也打算像尊師那樣,做一片自由自在、飄來飄去的雲嗎?&ot;
李斯想了想說:&ot;我喜歡此賦的文辭,卻不想如雲一樣漫無邊際地飄浮。我只想停留在秦國的上空,藉助相國的&ot;春風&ot;,下一場潤澤秦國的好雨!&ot;
呂不韋聽罷,擊掌贊道:&ot;說得妙!李舍人一心為秦國效力,實屬難得。秦國大有用武之地,相信你定能有所作為!&ot;
李斯拜謝道:&ot;還望相國多多栽培!&ot;
望著這位雄心勃勃的門客,呂不韋想到:李斯不但善寫文章,而且有經世之才,實當重用。此後,呂不韋經常召李斯前來商議國事。漸漸地,李斯走出了那簡冊成堆的書齋,介入到複雜的政治事務之中。
秦王政四年(公元前243年)十月,秦國境內發生了蝗災,蝗蟲成群,遮天蔽日,遍地的莊稼頃刻間就被數不清的蝗蟲吃得只剩下光桿。大面積的田地稼禾枯萎,顆粒無收,天下饑饉,瘟疫蔓延,百姓飢餓而死者不計其數。
這種情況使身為相國的呂不韋焦慮萬分。他曾多次召集官員們商議對策,但都一籌莫展。這時,呂不韋想到了李斯,便請他幫助出個主意。
李斯思索有頃,說:&ot;如今蝗災嚴重,當務之急是籌集粟谷,解決饑荒,以穩定局勢,避免人心浮動,杜絕禍亂發生。但百姓們已無粟可交,唯一的辦法是請富豪人家交納。&ot;
呂不韋道:&ot;富豪人家雖不乏家存萬石者,但都囤積居奇,不肯交納,官員前去收繳,他們只推說家無存糧,其實已將粟谷轉移藏匿!&ot;
李斯道:&ot;富豪不肯繳納粟谷,概因一個&ot;利&ot;字。若以利誘之,他們定會自願交納。&ot;
&ot;此話怎講?&ot;
李斯道:&ot;相國還記得商君之言嗎?&ot;人主之所以勸民者,官爵也。&ot;當年商君變法強秦,就是因功授爵,明尊卑秩等級,各以差次名田宅。當此之時,也可效法商君,詔令國人:凡能向國家交納粟谷一千石者,可拜爵一級。有此重利,必使富豪之家趨之若鶩,爭相交納粟谷。若此,則饑荒可緩,民心可安矣。&ot;
呂不韋道:&ot;此計甚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