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萬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0頁,倉鼠劫,常萬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事得從宴會上那場爭論說起。李斯看到,王綰、淳于越泥古不化,鼓吹陳腐之見,不僅僅是想把王朝的車輪拉向倒退,也是存心和他作對。他們所憑恃的是儒家的一套陳詞濫調,若就此上書皇帝,焚燒《

詩 》、 《書

》,既可實現思想上的統一,強化中央集權統治,又可公報私仇,一解對王綰的心頭之恨。至於淳于越,他雖與他並無積怨,但他與王綰站在了一起,也就顧不得許多了。他揮筆寫道:

丞相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亂,莫之能一,是以諸侯並立,語皆道古而害今,飾虛言以亂實,人善其所私學,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並有天下,別黑白而定一尊,而私學乃相與非法教之制,聞令下,則各以其私學議之,入則心非,出則巷議,非主以為名,異趣以為高,率群下以造謗。如此不禁,則主勢降乎上,黨與成乎下。黨與成乎下,禁之便。臣請史官非秦記者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

詩》、《書 》、百家語者,悉詣守、尉皆燒之。有敢偶語《 詩》、《書

》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為師。

在這裡,李斯沒點名地對王綰、淳于越等儒生進行了強有力的抨擊,指出,腐儒們不學當今法令,只是一味地取法虛無縹緲的三代之事,賣弄知識,批評朝廷,惑亂視聽,弄得里巷議論紛紛。他們欺騙皇帝博取稱譽,組織一群人在下面製造謠言,必須對其嚴加禁止,把非秦朝的典籍全部燒掉,如有人想學法令,不必學習古代,向當今官吏學習則可。

李斯在這裡說的&ot;以吏為師&ot;是針對王綰、淳于越等人的&ot;以古為師&ot;說的。此語借用於韓非的《五蠹》,文中有這樣的話:&ot;明主之國,無書簡之文,以法為教;無先王之語,以吏為師。&ot;韓非其人被李斯所害,其文又被李斯所用,真是莫大的悲哀!

李斯寫完這道疏以後,又另用簡冊寫了一連串的名單,淳于越的名字也列入其中。李斯面對&ot;淳于越&ot;三字端詳良久,低聲自語道:&ot;淳于越,我等友情已盡,你自作自受,休怪我也!&ot;

李斯將奏疏簡冊捆好已是深夜,此時,瑩女已側躺在榻上睡著了,那張白皙的臉上還殘留著火熱的期盼。

李斯的密奏上呈之後,鹹陽宮一片寧靜,一如往常。但馮夫人和瑩女卻發現,這幾天,李斯的情緒卻十分煩躁和焦慮。他似乎在等待,等待著一個重大決策的實施,但他又沒有足夠的把握,故而坐立不安,踱來踱去,對於馮夫人和瑩女的百般體貼,根本不放在心上。這事情太重大了,成敗與否足可關係到他今後的命運和秦國的未來。

第四天,鹹陽宮終於派人傳來秦始皇的口諭,召李斯進宮議事。李斯不知是吉是兇,忐忑不安地來到鹹陽宮。

秦始皇是在一間側室內與李斯單獨交談的,沒有第三人知道這次密談的經過,然而,隨即公佈的&ot;焚書令&ot;卻為這次密談作了最具權威性的披露。

這個蓋著皇帝御璽的詔令實際上是李斯密奏的翻版,稱:為了明法令,定一尊,必須禁絕惑亂黔首的異端邪說,私人所藏的各國史籍要一律上繳銷毀,只準保留醫藥、卜筮、種樹之書,令下後三十日不交者臉上刺字,發配邊疆服勞役;談論《詩 》 、《書 》誹謗當代者誅滅全族,官吏知而不舉者同罪。

這一詔令的下達,標誌著思想文化領域內一場大劫難即將來臨。在這之前,雖諸侯紛爭,戰亂不已,但思想文化卻是異常活躍,各種思想流派、學術團體各抒己見,異彩紛呈。僅就學派而論,便有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名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倉鼠劫

常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