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萬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1頁,倉鼠劫,常萬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又是一篇堪稱範本的篆書,這又是一曲絕妙的頌歌!琅琊臺刻石至今已餘殘碑,但碑文八十七字仍清晰可見。它記錄著兩千多年前琅琊臺上這一幕往事,附著一個成仙的夢想和一個臣子的赤誠。

第十一章秦始皇陵

琅琊郡的三個月給秦始皇的印象太深刻了。特別是那虛無縹緲、若隱若現的海上仙山,更向他展示了一個美不勝收的神仙世界。他渴盼再次見到這仙山,更幻想著成為長生不老的仙人,永遠享受上天給予的富貴和權威。

秦始皇心馳神往於那個高居於世界之上的神仙世界。他堅信人可以得到神的護佑,也可以進入仙的境地,而一旦成仙即可長生不老,福壽永存。出於這樣一種心態,他把巡遊之路視為祭神求仙之路,每到一地必祭祀山川神祇,或召方士尋訪神仙和長生不老藥。秦始皇平日疑心很大,從不輕信他人之言,但對方士們編造的神奇的謊言卻是毫不懷疑。在他看來,方士是神仙的使者,神仙掌管著人世間的一切,主宰著人的吉凶禍福,不可無端懷疑。

帶著對神仙的虔誠和景仰,秦始皇西行來到泗水郡的彭城。因為他聽說周朝的一尊巨鼎沉沒在泗水中,他要祈禱水神,並將這尊鼎打撈出來。

鼎是象徵王朝權威的禮器,相傳是夏禹王用九州進獻的青銅鑄成,共九尊。九鼎由夏王朝傳到殷王朝,由殷王朝再傳到周王朝,秦昭王滅掉西周後,九鼎運往秦都,但有一鼎掉進泗水。九鼎缺一使秦王朝缺少了作為王朝的完備的資格,所以,秦始皇決定撈出此鼎,使之像傳國璽那樣永傳後世。

為了打撈寶鼎,秦始皇傳集了水夫千餘人,一連打撈數日,但一無所獲。民間傳聞:寶鼎在水底找到了,但用繩子往上拉時繩子被龍咬斷了,即所謂&ot;絕鼎系&ot;。這是件很不吉利的事,秦始皇感到很惱火,怏怏不快地離開彭城。

接著,秦始皇往西南渡淮水,前往衡山郡和南郡。再泛舟長江,至湘山,祭祀湘君。時逢大風驟起,幾不能渡。秦始皇問博士官湘君為何神,博士官回答:聽說是堯的女兒、舜的妻子死後葬在這裡。秦始皇因求鼎不得,又於江中遇大風,心中懊惱,一氣之下令刑徒千人將湘山上的所有樹木都砍光,然後又放了一把火,火光映紅了湘山。秦始皇也沒有了遊興,取道南郡,馳入武關,回到鹹陽。

李斯隨秦始皇這一路巡遊可謂勞苦功高。他為秦始皇立了三通&ot;功德碑&ot;,用石刻的詔書宣傳了兼滅六國的正義性及基本政策;用石刻的頌歌歌頌了秦始皇的赫赫功業,在巡行所過之處產生了巨大的威懾和鎮服作用。李斯的小篆書體也因此得以廣泛的流傳,成為統一文字的範本。透過這次巡遊,秦始皇對李斯有了更多的瞭解,他認識到,李斯不僅博學多才,寫得一手好字,而且善籌劃,懂謀略,通曉治國之道,是治理國家的難得的人才。所以,秦始皇回到鹹陽不久,便交給他一個新的使命:讓他兼任驪山壽陵總管,統籌監督壽陵營造。

秦始皇從即位起,便著手進行陵墓的修築,陵址選定在驪山北麓,北臨渭河,南接驪山,至今已修築三十餘年,動用了數十萬刑徒和工匠,每年都要調動大量物資,補充大量人力。秦始皇自恃功高,前無古人,他決心建造一座亙絕古今的巨大陵墓,他生前要無比顯赫,死後也要富貴長存。

據設計,墓高要達四十餘丈,周圍六百步,墓深要至二重泉水,裡面要修建設定百官座次的殿堂,藏滿各種珍寶奇巧器物,使皇帝的魂靈仍享受人間的一切。

與地下墓室對應,地上還要修築大規模的寢殿,分&ot;正寢&ot;與&ot;便殿&ot;。正寢是帝王死後靈魂日常起居飲食的場所,陳置神座、御床、被枕、衣冠及一切宮廷生活用品。寢殿將編制專人,如同侍奉活人一樣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倉鼠劫

常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