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欣向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節,農門婦,欣欣向榮,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曬了許多野菜,到冬底下摻著肥肉包餃子最香,地裡剩下的番薯藤,就由著村裡的人隨便拉。
不止王家村的,附近的村裡都來了人,揹筐的,挑擔子的,沒有半天兒,地裡的番薯藤就一點兒不剩了,那些鄉親也仁義,拿走了番薯藤,順道把碧青家的地給平整了一遍。
碧青覺得好笑,杜子峰挨村讓他們種的時候,誰也不種,這一見著東西,連番薯藤都成了好的,估計明年不用杜子峰挨村做工作,間河縣的地裡再也瞧不見別的莊稼了,自己可以考慮種點兒黍米,畢竟,如果大家都種番薯,黍米的價說不定就高了,自己家種點兒夠吃的就成。
至於番薯,明年秋天大豐收的時候,官府也不會一文兩斤的收了,這是必然趨勢,誰也改變不了。
不過,如果明年赤地千里的深州下一場雨,即便不下雨,官府領頭打幾眼深水井,種番薯倒是最合適,深州的地面大,間河縣這點兒番薯,官府都收上去做種薯也不一定夠,所以,一兩年內應該還算緊俏東西,再往後就會臭遍街,到那時,估計比什麼都便宜。
自 己是不是跟小五商量著開個作坊,紅薯的用處可並不只侷限於蒸煮烤燉,還可以做澱粉,做紅薯粉,做乾粉條,紅薯糕,紅薯餅,紅薯球甚至炸薯片。現代的時候, 自己最愛吃的那個一圈一圈串在木籤子上的,就是紅薯做的,總之,大家都不種的時候,自己種,大家都種了,自己就可以搞衍生產品了,只有處處領先一步,才能 賺到錢,跟風永遠趕不上好行情,這是賺錢的鐵律。
豐收是農家的大事,累了一天,自然也要吃點兒好的,尤其今天還有客,雖說不是自己請來的,好歹是合作伙伴,又是父母官,招待頓飯也應該。
王家今天異常熱鬧,人太多,桌子就擺到了院子裡也不夠,四張小方桌拼在一起成了一張大桌子,小板凳不夠就坐磚頭,莊稼人沒那麼多講究,再不成就蹲著,只要看見滿院子的收成就比什麼都滿足。
碧青下午就宰了一隻肥肥的母雞,用小火燉了一個時辰,酥爛非常,早上還叫二郎跑了一趟鄰村,去小三師傅哪兒買豬肉,跟二郎交代好要前膀子,順道叫二郎給豬倌背了半筐番薯過去。
豬倌是厚道人,給二郎搭了好幾根大棒骨,用斧子劈開,開水冒了,放在大鍋裡熬湯,開了就把灶膛的火燜住,小火熬了一天,這會兒就是一鍋最濃稠的大骨湯,奶白奶白的。
前膀子肉剁成餡兒汆丸子,丸子汆好,把切好的白菜倒進去,見個開兒就成了,有湯有菜還有肉,更有營養,對於辛苦了一天的家人,是最好的飯,就著軟軟的發糕,一人一碗吃的西里呼嚕,別提多香了。碧青越來越喜歡做飯,看著家人滿足的吃著,就覺的特別幸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