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欣向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節,農門婦,欣欣向榮,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郎沒答碧青的話,反而問了句:“咱倆的屋子得好好收拾。”
一句話碧青的臉騰一下紅了,還有什麼不明白的,這廝是說圓房的事兒呢,碧青想想,過了年自己也十六了,在鄉下十六的丫頭孩子都生了,怎麼著也該著圓房了,再說,不定那會兒大郎就去北胡打仗,這一去不知幾年呢,也不能再拖了。
大郎見她沒搖頭,眼睛都亮了:“俺回頭就去跟統領大人請假。”說著自己嘿嘿的傻樂起來,二郎也跟著笑,哥倆笑的碧青有些不好意思,白了大郎一眼道:“笑什麼,就知道傻笑,走了,出去找個館子吃飯,好容易來一趟,該給二郎打打牙祭。”
剛要往外走,二郎道:“嫂子,不用了,外頭的館子也比不上嫂子做的飯香,嫂子還得在京城待些日子,這幾日下了學,我就過去,吃了飯再回來也不晚。”
碧青笑了:“成,瞧瞧我家二郎這張臉都瘦成啥樣了,可見太學裡的飯不好,正好趁著嫂子在京,給你好好補補,要不,今兒就跟我們回去吧,下午可還有課?”
二郎道:“還有一堂律法課。”
碧青道:“律法是國之重器,不可輕忽,當好生學習,那我跟你哥先回去,等晚上叫貴伯來接你。”二郎點點頭。
碧青把東西放下,囑咐了二郎幾句,這才走,出大門的時候,守門的兩個侍衛頗熱情的送出碧青兩口子老遠才回去。惦記著賣湯餅的祖孫倆,碧青叫貴伯繞了點兒路,把自己跟大郎放在河邊兒就讓他回去了。
河兩岸種了不少楊柳,如今盛夏,枝繁葉茂的,遮住了頭上的炎炎烈日,投下一片難得的陰涼。
有水有樹總是比別處涼快,故此,還不到晌午,河邊兒已經有了稀稀拉拉的人,賣茶水的,賣冰碗兒的,賣涼糕的,這些攤子上都站著三兩個客人,只有祖孫倆的湯餅攤子無人光顧,大熱的天,誰不想吃點兒涼森的,哪有吃湯餅的。
碧青側頭看向大郎:“你常來這兒吃湯餅,是不是因為看著祖孫倆不易。”
大郎點點頭道:“媳婦兒,昨兒咱實在不該白吃那兩碗湯餅。”
碧青白了他一眼:“叫你說的,我差這一碗湯餅吃不成,昨兒婆婆誠心要謝你,若咱們執意給錢倒不好,人總有自尊,窮人也一樣,再說,咱不白吃湯餅,今兒我不是來教做涼麵了嗎,只學會了,不能說多富貴,祖孫倆餬口應該不難。”
大郎撓撓頭:“俺不懂,媳婦兒你說咋辦就咋辦。”
碧青好笑的道:“你就不怕像何進說的,我把咱家的錢都霍霍出去,讓你喝西北風。”
大郎忽的正色道:“不怕,就是沒錢俺也能養活你。”還說這傢伙不會說甜言蜜語呢,這會兒說起來讓人直甜到心裡去了。
大郎說完忽回過味兒來,偷看了碧青一眼道:“那個,媳婦兒,你,你咋知道何進跟俺說的啥?”
碧青眨了眨眼:“這就不能告訴你了,總之,別人跟你說的什麼,我都知道,你要是想騙我可沒門。”
大郎愣了愣:“都知道?媳婦兒你是神仙不成。”碧青抿著嘴笑了:“傻樣兒吧。”
湯餅攤子的小子叫成材,很聰明,碧青只教了一遍兒就會了,涼麵是最簡單的吃食,只要面夠勁道兒,調好料汁兒,夏天菜不是稀罕東西,不論黃瓜還是豆芽亦或是別的都成,用開水汆一下,放到冷水裡過涼,就是最好的配菜。
碧青交代成材過涼的面記得用油拌一下,這樣不會黏在一起,來了客人挑一碗,拌上配菜,澆上足量的料汁兒就成了。
正說著來了個吃湯餅的,一看就知道跟大郎一樣,不是衝著湯餅來的,是可憐祖孫倆的善心人。
買賣靠著善心接濟,終歸不是長久之計,還是要有拿人的東西才成,從古至今,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