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3節,一品駙馬爺,春溪笛曉,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是大慶的精銳之師。
有些人已經在北地安家,娶了北邊的妻子,學了北邊的口音。家鄉的裊裊炊煙與溫柔河山,對他們而言已經非常遙遠。他們得到的,遠比他們失去的要少。
他們是最可敬的人。
第213章
恭王治軍頗有一套,令行禁止只是最基本的。難得謝則安這個“欽使”來一趟,恭王更是把看箱底的本領都展露出來。
這便是大慶最強的兵。
這一檢閱就到了傍晚。謝則安對全軍做了簡短的“演講”,他的聲音自然不如武人洪亮,只不過他說一句就有人拿著大喇叭往下傳達一句,話兒倒是傳到了所有人耳裡。
謝則安既然來了,自然不是空手來的。轉眼已經到了秋冬,軍中的棉衣又該添一批,鹽油米糧也該送過來。以前條件不夠,在最前線拼命的人活得最艱苦,如今各地都有了餘錢,軍費哪還能省。
不能豪奢、不能浪費,但要夠好。不管是衣食住行,都按照“標準”來,既然檢閱過後基本沒問題,這個“標準”自然要在以前的標準上提一提。謝則安沒說什麼大道理,只說了接下來會在哪些方面提高軍隊福利。國家越來越強大、百姓越來越富裕,這一切都離不開他們在邊境灑下的血汗,朝廷沒有忘記他們,他們回去以後都會得到最妥當的安排。
這些東西換了別人來宣佈,不免都有收攬軍心之嫌,可人人都知道謝則安乃是當朝駙馬爺,和趙崇昭好得能穿同一條褲子。他的到來等於趙崇昭的帶來,他的意思等於趙崇昭的意思。且不說他說的那些話能實現多少,光憑一句“朝廷沒有忘記你們”,已經足以讓不少人熱淚盈眶。
當晚,全軍都吃上了香噴噴的肉湯和烤肉,甚至還嚐到了一碗酒。香氣飄得很遠,讓白天聽到號角聲、嚴陣以待的“疆外人”咕嚕咕嚕地吞起了口水。再聽聽人家那邊嘹亮又整齊的軍歌,不少人都羨紅了眼,暗罵一句“孃的,什麼時候我們才能過上那樣的日子。”等懂漢話的人把謝則安那些話帶回來,眾人更沉默了。
別說軍伍中人,即使是他們的百姓也沒這種好事兒啊!可以想象,如果那位“謝三郎”沒說假話,大慶邊軍士氣會更高。
心中有底氣的人,怎麼可能會畏戰?大慶只會越來越強大!
不少早年就已經歸附與大慶的外族一拍大腿,馬上派出使者厚著臉皮殺過去虎頜關求見欽使。
謝則安正在營中和人喝酒。軍中本是禁酒的,不過一群大老爺們憋了那麼久,難得開禁一次,總要找個由頭喝個痛快,於是一個兩個都朝恭王討了恩寵,要來和欽使交流交流感情。
謝則安當初好歹也與燕衝麾下的人打了那麼久交道,和武人相處的經驗還是有的,與他們相談甚歡。
謝則安自詡“奸臣”,在許多人眼裡卻並非如此。從謝則安剛遇到趙崇昭時獻上的防凍藥到後來謝則安做出來的棉衣,樣樣都是他們現在必不可少的“配件”。同時謝則安搞海運、興農事,使得軍隊待遇一天天提高,不僅吃得好穿得好,拿回去的錢還羨煞了其他人的眼睛!更不用說農業合作社、報邸這些地方都為回鄉的兵將提供了大量的職位,讓他們回鄉後的生計也有了著落。
一樁樁一件件數出來,不少人都不再因謝則安的年紀而看輕他。
有人喝得微醺,忍不住抹起了眼淚:“三郎啊三郎,你的曲子不知道聽紅了多少人的眼。”
謝則安可不敢居功:“那都是我從別人那聽來的。”
謝則安從別人那聽來的東西太多,這話說出來都沒多少人相信。想想也是,對於文官而言這些終究是末流,很少人會拿這些來宣揚。
於是又有人說:“有我們在一天,邊境就不會亂。我們不在了,還有我們的兒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