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少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五章 瑜亮,開局白門樓救下呂布,沉睡少年,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周瑜最近很是苦惱。
當得知陳宮坐擁五州之地後,他便與孫策商議:若是荊州前來議和,先不要答應,而是繼續打下去,但不動真格。
等打得差不多了,自己這邊多佔點優勢,再放緩腳步,等劉表他們坐不住,再派人前來議和。
那時候,就可以好好談談了。
畢竟,誰也不會讓一個弱者敗方坐到主位。
只要江東有所優勢,那麼便不會被別人牽制,當成炮灰來使,而且自己也能多佔點好處。
起初一切都好好的,事態皆按周瑜預想的方向發展。
但自從上次大破蔡瑁後,一切都變了。
聽細作來報,是荊州劉琦公子力排眾議,大力支援劉備領軍,而曹操也表示贊同,便將蔡瑁換下,使劉備將其取而代之。
原本週瑜覺得沒什麼,那劉備雖然也是久經沙場的老將,但從來沒帶過水軍,說不定比蔡瑁還要坑。
但接下來的幾場戰鬥,卻讓周瑜愈發驚訝疑惑。
他的每一次出兵,每一個舉動,甚至每一步,都好像被對方瞭如指掌一般。
當他幾次佯攻時,對方完全不理會他;當他真的開始進攻時,對方卻好像早有準備一般,將他屢次擊退。
就這樣反覆拉鋸,一開始覺得沒什麼大礙,但到了後來,周瑜便發覺了不對勁。
明明主動權是在自己手中,為什麼戰線卻越來越向自己這邊縮減?!
周瑜心中很是氣憤,他不相信劉備能有這本事,便又派細作前去調查,得到的結果是;確實是劉備在指揮荊州水師。
但似乎,一直有人在為他出謀劃策,好像還是個剛過了弱冠之年的年輕人。
“除了我和伯符,天下竟還有如此奇才?”周瑜有些不敢相信。又想到了某位碧眼紫髯的小將軍,也是剛剛弱冠之年。
周瑜變得更加難以置信了。
“公瑾不必自擾。”孫策親自給周瑜沏了杯茶,又給安慰道,“天下英才何其多也,陳宮身旁不也有幾位,比如那司馬懿,還有平定幷州的徐庶,年歲皆少。
這劉備不過是碰巧罷了。不過,能讓公瑾視為奇才的,確實不多見。”
周瑜點頭道:“確實如此,區區弱冠之年,便能有如此見識才智,若是跟對了明主,日後前途不可限量。”
“可惜了。”孫策擺弄著手中的茶壺,輕鬆道,“不管是誰,與我江東為敵,皆是死路一條。管他能耐通天,我自一槍破之。”
“這樣的人才,若是為我江東所用,該多好。”周瑜有些惋惜,又看向孫策,接著問道,“伯符,陳宮那邊可有訊息?”
孫策點點頭,將茶壺放下,稍微坐正了身子,平靜道:“如公瑾所料,陳宮發大軍十五萬來援,看樣子,是真打算和荊州開戰了。”
“這樣最好。”周瑜沉吟道,“陳宮大軍一來,曹操劉表二人必會轉移注意力,嚴加防範,江東就可以緩一緩了。”
“到時候,重心可不就在我們這了。”孫策接道,“並且,為了防止我們真的與陳宮沆瀣一氣,劉表定會派來使者,再提議和一事。
而陳宮那邊,自然也會像我們示好。屆時,是幫陳宮,還是幫曹劉,決定權完全在我們手上。而且不管最終幫哪一方,只要贏了,江東都會得到莫大的好處。”
周瑜點頭贊同,而又有些疑惑道:“話又說回來,為什麼陳宮不直接去攻兗州,而是非要和我們一起攻荊州?”
對於這個問題,孫策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最後,有些遲疑道:“是因為,曹操曾收留過他?”
周瑜搖搖頭,不再去想這事,淡淡道:“管他呢,反正兗州我們又碰不到,怎麼做是他陳宮的事。
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