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少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二章 荊州聯盟,開局白門樓救下呂布,沉睡少年,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想不到丞相在文學方面有如此深厚的造詣,某實在是佩服不已。”
一番交談下來,曹操和劉表之間的關係變得十分融洽,劉表儼然已經忘了之前蒯良劉琦說的話。
曹操見目的已經達到,在不知不覺中,二人之間的話語主導權,已經落入了自己手中,便故意長嘆一聲。
劉表正談得興起,論述著自己對詩詞音律的見解,見曹操突然嘆氣,又面露失落之色,便有些疑惑道:“丞相何故長噓短嘆?可是某有說得不對的地方?”
“劉荊州所說,皆是金玉良言,沒有任何不到之處。”
曹操搖頭道,“只是,詩歌之道,終究只是太平時的消遣,而放在如今,卻是沒有多大的作用。”
說罷,又面露苦澀之情,語氣低沉道:“劉荊州,若是你我早生三十年,不為此亂世所困擾,必能為一時大儒,名垂青史都不為過。
可惜,生不逢時啊。如今若只顧文學,知陛下困於虎狼而不救,視天下萬民於水火而不顧,實非忠良所為,非君子所為。”
“丞相何出此言?”劉表臉色打變,正色反駁道,“某雖愛好詩歌,但也深明大義,知何事可為,何事不可為。
某自初平元年受君命,出任荊州以來,已有十一年。期間治民生,訓水師,阻孫堅,抗江東,未敢有絲毫懈怠。
而當年丞相抗擊袁紹之時,江東豺狼偷襲許昌,某亦是出兵攔住了江東大部分軍馬,絕無袖手旁觀之意。
丞相且放心,某絕不是那隻知享樂,不知報君之人。”
劉表言辭懇切,一身正氣凜然,又面露慷慨之色,看得一旁劉備心中也不禁為之感動。
如果說這天下還有人對漢室忠心,那他劉表也能算一個。
但奈何年事已高,荊州世家也是根深蒂固,守有餘而攻不足,即使想出兵勤王,也只能是想想罷了,以蔡瑁為首的荊州世家決不會同意。
能夠為荊州百姓守住這一片淨土,平衡世家之間的權利糾紛,自保於戰火之外,已是他最大的能耐和貢獻了。
曹操看起來也是感動不已,彷彿被劉表打動了一般,竟上前一步,拉住劉表的手,正色道:
“既然劉荊州有如此忠心,那操也不好再藏著掖著了。劉荊州,如今天子已落入陳宮之手,號令三州之地,意圖不軌。
操只恨當初未能保護好陛下,使陛下身陷囹圄,為奸臣所控。
某有心討賊,可奈何勢單力薄,有心無力,只能看著陛下為陳宮所挾持,日夜寢食難安,這才前來叨擾劉荊州,商議討賊一事。
不知劉荊州可願助操一臂之力?”
劉表此刻也是被曹操一番肺腑之言所打動,頭腦一熱,剛要答應,而劉備卻及時出聲道:
“丞相既然對大漢如此忠心耿耿,我等自是感動至極,但奈何江東孫策狼子野心,對荊州九郡一向是垂涎三尺,若是劉荊州發兵北上,九郡兵力必會不足,屆時孫策趁虛而入,則荊州危矣。
大敵當前,荊州之師絕不可北上,還望丞相見諒。”
劉備這一提醒,劉表也冷靜了下來,沒有完全被衝昏了頭腦,婉言道:
“玄德所言甚是。丞相,北上抗陳一事,還需斟酌考慮。但丞相且放心,只要消滅了孫策,收復江東,某必會鼎力相助。”
曹操神色不變,只是先看了一眼劉備,而後又笑道:“劉荊州多慮了,某此次前來,並非為了抗陳一事,而正是為荊州解憂。
陳宮雖然勢大,但周圍仍有幽,並二州與之分庭抗禮,袁熙高幹不平,陳宮暫且還不會對兗州發難。
而江東孫策亦是居心叵測之輩,當初趁某不備,竟趁虛而入,當陛下親登城樓之時,居然絲毫不顧天子安危,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