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豉炒辣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六章 彭城的來信,晉塢,豆豉炒辣椒,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譙城那邊戰事究竟如何,桓景早就想知道了,所以他幾乎是將竹筒從冉良手中搶了過來。無論如何,既然桓宣發得出信來,說明譙城暫時還沒有陷落。這算是第一個好訊息。

拆開竹筒,抽出帛書,桓景一列一列地閱讀這來信,其中都是令人欣慰的訊息。

首先最為重要的是,銍縣的大族戴氏沒有反叛。大概是聽聞了渦北塢堡主的下場,戴氏近來變得異常恭順。桓宣的兩千人屯駐銍縣之時,戴家又是送糧,又是送人質,令桓宣自己也大感意外。

其次,正因為銍縣當地士族的配合,加上新軍對當地地理熟悉,所以成功地阻滯了趙固的進軍。

一開始趙固大概是判斷對了桓景會先去對付張平,東面防務空虛,所以選擇分散快速進軍。結果因為不清楚譙地的情況,選擇沿河道紮營,軍隊被銍縣密集的水網隔開了。桓宣看到了機會,趁夜偷襲,殲滅了趙固的幾支落單小股部隊。

在這之後,趙固不敢有失,只得將全軍聚在一起進軍。這樣桓宣當然毫無可乘之機,但趙固軍進軍的速度卻變得緩慢許多,花了整整十天路程,方才逼近銍縣縣城,卻發現面對他們的,是一座空城。於是為了籌措糧食,又耗費了不少時間。

而桓宣早就將銍縣的父老全部搬遷至譙城去了,連帶糧食也全部搬空。當然,因為擔心戴氏族人叛亂,桓宣半威嚇半請求地也將他們帶去了譙城。

信的末尾,桓宣寫道,在離開銍縣的時候,他收到了徐州豪族的一封密信,說是一定要桓景親自啟封。桓宣不敢怠慢,就轉來了陳縣。

這正是另外一個竹筒,上面沒有署名,筒側完好的紅蠟說明竹筒還沒有啟封。桓景好奇地開啟了竹筒,當眾念起來:

“豫州刺史祖逖、司馬桓景啟:”

字型雄壯有力,寫信的人大概並非平常之人。

接下來信中大體描述了一下徐州過去的歷史:趙固如何發家,又如何竊取了徐州刺史之位,在漢國和晉室之間左右搖擺,這些都是桓景和郭誦都已經清楚的事情。

“固本冀州兇徒,胸無長策,唯以魚肉一州為務。今明公奉王命自江左,舉義兵於譙地,徐州豪傑無不感慨奮發,固不自安,故盡發其匪眾,欲以螳臂當車,是自取死路耳。”

桓景向郭誦瞟了一眼:從這幾句話看來,先前的分析是正確的,從信中語氣來看,趙固在徐州的統治並不得民心。趙固之所以進軍豫州,正是因為他內部不穩。

而令桓景意外的是,這些士族對於自己還算不太反感。

雖說先前桓景壓制譙地各處的塢堡主勢力,但豫州之外的塢堡主並不清楚他具體的舉措。或許在徐州士族的眼裡,和趙固之類的流寇比起來,桓景多少還算是按照晉室規矩來的,不過增加賦稅罷了。

“幸天實佑德,自永嘉以來,四方流民會於彭城者不計其數,而固以促狹不能用。值固舉兵西進,徐州豪傑與諸流民帥共謀大計。欲於固行十日後,起兵于徐州各處,盡殺固之故吏,以徐州之地反正,以應司馬之兵。”

桓景緊緊地攥著帛書,臉上努力剋制情緒,心中卻不禁大喜。趙固一離開,徐州的塢堡主們就起了反抗的心思。非但如此,北方去徐州的流民並不少,但趙固顯然沒法利用。於是這些流民的領袖,也成為了徐州塢堡主們的同盟。

仔細算算,趙固西進應該也有十日之期了,想來這些徐州塢堡主還有流民帥已經起兵反抗趙固的留守部隊了。

“若明公棄譙城而走,則事急矣。願明公靜待旬日,堅守譙城。則趙固困於銍縣一地,糧草斷絕,其匪眾雖兇悍,無糧亦當自潰。此正忠臣立功之時也。”

這幾句話是在給桓景打氣,說即使趙固軍隊看起來聲勢浩大,但不要被嚇住了,只要堅持數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晉塢

豆豉炒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