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豉炒辣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二章 假訊息,晉塢,豆豉炒辣椒,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亮了。
召集所有中層軍官商議佈置一番之後,桓彝來到了城樓上。城樓下,匈奴軍隊朝食的炊煙緩緩升起。果然如刺史臨行前囑咐的那樣,敵軍這幾天內沒有攻城器械,所以似乎並無進攻的打算。
這是桓彝第二次守城,上一次還要追溯到石虎對譙城的突襲。只是上一次桓彝還是一個對軍事一竅不通的菜鳥,如今隨軍行動多次,守城的基本佈置是清楚的。
對於軍事上的事情,他並不慌張。
防守的優勢,在於關城城小而堅:城小,則敵軍雖眾,卻施展不開;城堅,則在狹小的接觸面上守軍能始終取得優勢。箕關是完好無缺地落到新軍手中的,幾天來又安置了不少諸如連弩之類的防守的措施,修繕了不少缺漏之處,所以即使是強攻,要守一陣是沒問題的。
真正的問題,在於守城將士的心態。
每天抬頭就能看見城外的數萬大軍,城內只有夠一個月的糧草,主將還出城聯絡援軍去了,這些事實每時每刻都在提示守軍自己的劣勢。
若是稍有一絲恐懼,再一點一點從營中擴散開,那麼就會有成片的人動搖,到時候再想補救,也為時已晚。
更可怕的是,城中將士此刻都知道主將出城的事情。要是有人造謠,說刺史跑路了,那麼就全完了。幸好,城外的敵軍還不知道這個訊息,不然不知道會採取什麼樣的詭計。
雖然對於上司極度信任,但桓彝還是剋制不住內心的焦慮,只能在城牆上來回視察,不斷地與各處守將交談,這樣既能緩解守軍的恐懼,也能緩解自己內心的不安。
“嘿,老陳,西面城牆沒啥動靜吧!”不知不覺,他走到了城牆西面,陳昭之駐守的地方。
“沒問題,那幫賊小子,都躲在山坡上吃飯,沒工夫下來。”
“老陳,你發誓,不要貿然出城進攻”,桓彝想起之前洛陽之戰,陳昭之就莽撞出擊過,於是順帶提醒一句:“無論賊軍怎麼露出破綻,或是叱罵,都不要出城。”
“好好好”,陳昭之為難地扣著頭皮,嬉皮笑臉地說:“我可不會再莽第二回了。”
說話間,山坡上突然出現了異動,這一次,是十幾匹弓騎從山坡上衝下來,陳昭之正要下令放箭,被桓彝喝住了:“箭矢哪是這麼浪費的!十幾匹馬不可能攻城的,多半是來問話。先看看什麼情況,待大部隊進攻再射箭不遲。”
“那是,那是。”
弓騎兵來到城下,果然沒有片刻停留,只是快速掠過城牆,射了幾發箭就遁去了。
“箭上有帛書!”
“想必又是寫個‘降’字,不要理會就是”,桓彝輕描淡寫地說。
“不,都尉!箭上是一封書信。”
信?這倒是新鮮事,大概是來談條件了。桓彝急忙喚人將信念來。
“曹氏篡國,司馬乃繼,中原塗炭,百姓患之,幸天實佑德,炎漢當立。吾主光文帝漢室之胄,顧念蒼生,起兵於蒲子,英雄雲集響應,故有二州之基業。今上王道興隆,明斷萬機,掃除凶逆。爾當識天數有易,莫效當車之螳螂!”
這番話大概還是那些陳詞濫調,將司馬家痛斥一番,然後美化了漢國的發家史,最後落腳到勸降。
“二州?二郡還差不多!”陳昭之發覺了信中吹牛過分的地方,忍不住插了句嘴。
眾人鬨笑起來,空氣中充滿了快活的氣息。這一套匈奴漢也是漢的理論,新軍將士這些年從還是流民的時候就開始聽,聽得耳朵都起繭了。
如果說一開始還會有人相信所謂天數,那麼經過去年在幷州的遠征,眾人都知道漢國治下的治理到底如何殘暴,這還不算打著漢國旗號的石勒王彌等人的搶掠事蹟。所以士卒早早就免疫了這套說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