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豉炒辣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二章 潼關之戰(三),晉塢,豆豉炒辣椒,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隨著最後一個趙軍士兵倒下,戰場沉默了。西斜的太陽將黃巷坂覆蓋上一層金黃,然而依舊難掩斑斑血跡。
戰場安靜了好一會兒,突然,一個稚嫩的聲音,或許是個剛剛在戰前被徵入伍的新兵,用關中的腔調大喊:
“我軍勝了!”
“我軍勝了!我軍勝了!”自發的、帶著中原和關中各地口音的歡呼聲才在晉軍軍陣中爆發出來。
經過一整日的激戰,趙軍的中堅力量在潼關之下折戟,關中最迫在眉睫的威脅蕩然無存。人人心中好似卸下了一塊大石:此日之後,再不用擔心關中像從前那樣易主,再也無人能破壞他們的田地,再也不用擔心在關中剛剛穩定的家庭妻離子散了。
望著歡呼的人群,桓景只是覺得雙腿一軟,直到這個時候,他才感到疲倦好似從地底湧出一般,遍及全身,口中也滿是鹹澀。他長嘯一聲,幾乎要向後倒去。
但他突然感到後背和四肢被一股力量託舉起來:不,這不是一股力量,而是千千萬萬的力量。桓景被狂歡計程車兵舉起,在各營之間巡迴。
“大將軍!大將軍!大將軍!……”
一開始散亂的歡呼變成了節奏一致的吶喊。篝火初上,即使狂歡也帶著一股血腥味。晉軍此夜並未再追擊逃兵,因為將士們都已經如桓景本人一般精疲力盡。桓景只是在稍稍恢復些體力之後,讓狂歡的人群按捺住性子,歸營休息。
第二日,桓景留下軍中老弱打掃黃巷坂戰場,剩下的全軍兵分兩路:一路偏師由李矩率領,沿河灘東進,在鄧嶽水師的補給下,迂迴洛陽;而主力則由自己親自帶領,帶上十日的乾糧,向弘農的山路進發。
不過兩日之後,桓景的主力抵達弘農城下,正好撞見在弘農收聚敗兵的張豺。張豺不敢抵擋,趕緊帶著殘兵逃跑。桓景先入弘農,安排了數百人留守之後,繼續向東進軍。張豺的敗兵聞風而潰,散得漫山遍野都是。
桓景無心進剿敗兵,而是繼續向函谷趕路。
疾行四日之後,桓景在函谷和剛剛收編了張豺敗兵的孔萇相遇。孔萇接到石勒強令增援支雄的手令不久,本來就是不情不願地趕往潼關。現在眼見支雄已經被殲滅,自己手上不過一萬人而已,還遠不如支雄部精銳,於是也無心戀戰,急急撤出函谷。
桓景並不逗留函谷,而是繼續率軍緊逼。在強敵的逼迫下,孔萇帶著部下連夜想要逃回洛陽,這時方才聽聞一個更加驚人的訊息:洛陽正在被晉軍圍攻。
和支雄部下悍勇的石勒老營不同,孔萇手下的一萬人大多是從河北豪族的家丁中強徵而來,本來思念河北故鄉,又聽到張豺帶回的經歷過潼關惡戰的老兵對戰場一番渲染,無不震恐。現在聽說洛陽已經回不去了,更是陷入絕望,於是當夜,孔萇部竟然爆發了營嘯,孔萇無奈只得單騎向滎陽逃去。
桓景第二天才得知此事,趕緊遣輕騎追殺,然而敵軍逃得太快又太散,根本追之不及,只是又抓了數百俘虜而歸。
不過這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桓景在潼關之戰後的第九日,就趕到了洛陽城下。此時洛陽剛剛向率先到達的李矩投降,李矩隨即接管了城中的糧草。桓景得以解決了長途行軍之後的糧草問題,同時順利入城。
而附近耕種的流民聽聞是關中的晉軍來了,也向洛陽獻出了他們自己為數不多的口糧,又都被桓景下令退了回去。
此日,洛陽城外,太陽漸漸依城西南側的周山而下,在山丘上覆蓋上一層血色。這所謂周山名為山,其實是三個相接的土丘,桓景想起來,當地人都傳說那周山正是是東周敬王、悼王、定王的陵墓。
西望周山和落日,東望洛陽城門,目光掃過經多次修補而斑駁的城牆,桓景百感交集。第一次來到洛陽城下的時候,洛陽就如這次所見這般飽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