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豉炒辣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八章 石勒的大帳,晉塢,豆豉炒辣椒,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武關城頭,旌旗遍佈。

武關城下,石勒不慌不忙修築攻城器械,派人馬在武關外炫耀武力,卻並不急於進軍。

也就是在這時,孔萇和支雄各自的上表先後抵達武關之外,伴隨著支雄上表的,還有兩個從桓景投降過來的人——李頭和郭誦。

孔萇的上表先至武關,上面具言支雄貪功冒進之狀,還說支雄輕信桓景部將,並且大小事務都不和他商量。石勒在這封信中,方才得知支雄攻克了弘農,又自作主張向潼關前進。

過了一天,則是支雄的上表,上面則說孔萇怯懦保守,只敢拿下函谷就再也不敢前進了,還對自己進軍多有阻撓。反倒是支雄自己,順利拿下弘農,並且順利接應了桓景部將的倒戈。

面對前線二將的互相爭吵,石勒心中早有估計:這必然是孔萇見支雄立了大功,拿下了弘農全郡,所以心中嫉恨。但石勒素來知道孔萇知分寸,大概他們二人也僅限於互相指責而已,不會真的在後勤上為難支雄。

對於石勒而言,倒是支雄送來的兩個投誠之人更加有意思——看來桓景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李頭本來先前和桓景為敵過,不被信任也是自然,可郭誦是李矩的外甥,李矩可是桓景部下獨當一面之人,他都投降了,那說不定可以接著讓李矩也投降,順便帶出關中政權內部的矛盾。

於是,石勒一聽說李頭、郭誦二人來到武關,就趕緊召他們來中軍大帳問對。

“鄙人口拙”,臨去大營之前,李頭有些忐忑地悄悄對郭誦說:“聯絡流民後續行動,我比你強;但臨場問對,可需要小兄弟挑起擔子。”

“放心”,郭誦伸出舌頭:“都看這隻舌頭的本事了。”

話雖這麼說,兩人心裡壓力都頗大。在他們出發的時候,支雄就已經朝潼關進發,而若是鄧嶽的突襲能夠得手,那麼支雄必然派人來揭穿他們詐降的身份,留給他們的時間視窗恐怕只有短短几天。

這短短几天裡,要探知到石勒朝堂中足夠多的資訊,還要尋找脫身之法,實在是不容易。兩人並肩而走,一路石勒的侍衛護送,所以兩人再無言語。

來到中軍大帳,君子營的文臣為一列,武將為另一列,分立兩側,皆側目而對。石勒自己坐在上首的胡床上,威嚴地看著他們。

郭誦稍稍掃視了一圈,只見文臣中為首的是一中年文臣,其形容雋秀,神采非凡,一看就是大族出身,想來應該這應該就是趙國的國舅程遐了;而程遐之下,是一個年輕的謀士,看起來甚至和自己差不多年歲,大概就是最近被提拔上去的徐光。不過,文臣之中,並無桓景事先所說的長髯老者,也就是張賓,這倒是頗為有趣。

“今日得見真天子。”李頭和郭誦對視一眼,隨後按照事先商量的臺詞下拜叩首。

石勒顧望徐光,微微一笑:“不必多禮了,你們二位之所以來投朕,哪兒是因為朕是什麼真天子。不過是見朕兵勢大,又在桓景那兒受了委屈吧。”

他隨手拿起一封奏摺,指向李頭:“聽探子說,你先前是乞活軍?”

“正是。”李頭簡短回覆,勉強抬頭,身子依然下拜。

“那你要早在陳午死後,就隨其他乞活軍一起投降就好了,何必今天才來?不過,既然桓景讓你作一郡之太守,也算是恩遇了,何必來投朕?”石勒一遍問,一面緊盯著李頭。

“桓景讓臣守弘農,實在只是讓臣送命而已,可謂不仁不義之至,又哪裡有什麼恩德。何況現在的天子不過十八歲,又被桓景掣肘,君臣不和,如此怎麼承得了天命?看來上天已經厭棄晉國了。”

石勒頷首大笑,表示認可李頭的說辭。他眯起眼睛,腦袋向後仰,故作輕鬆地轉而問郭誦:

“你呢?你不是李矩的外甥麼?李矩在桓景那兒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晉塢

豆豉炒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