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豉炒辣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七章 越崤函,晉塢,豆豉炒辣椒,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春二月底,黃河全面解凍,冰凌消融在奔騰的春潮中。

在祖逖的號召下,中原四州各州牧,在浚儀相會誓師,隨後約定三路大軍共十萬,傳揚出去,號稱三十萬,分各路出兵。朝中周??作的檄文早已發來前線,靠司州的印刷術複製出無數抄本,經由商旅傳揚至北方諸州郡。訊息一出,天下震動。

在周??的檄文中,祖逖將集結十五萬人馬,以段匹磾為先鋒,經鄴城直搗襄國,蔡豹蘇峻則以徐州軍六萬進攻青州的曹嶷,還有桓景的司州軍近十萬會向平陽進發,以圖一舉滅掉漢國——當然,以上的數字,除以三之後,才是真實的情況。

不論其餘兩路的情況,桓景手下兵力其實與劉聰直屬的兵力相當而略少。而且桓景留了個心眼,整個司州的軍馬沒有全部奔赴前線,而是讓桓彝留守洛陽。桓彝先前因為在河內郡的失職一直很自責,這次不帶他出徵,還以為是冷落了他,於是鬱鬱不樂。

桓景發現桓彝常常一副惶惶不安的神情,猜想大概還是上次蝗災的事情,於是在出徵前勸勉他:

“我已經將自己的妻兒都託付給了足下,是因為足下既擅長防守,又忠誠。可不要負我所託!”

士為知己者死,桓彝明白了桓景的良苦用心,終於下定決心,接過殿後的任務。所以先前桓彝屬下駐紮河內的襄國軍府約六千人,擔起了留守整個司州五郡的重任。新軍的家眷,都在洛陽由他守護。

而現在真正上前線作戰的,就是剩下的四個軍府所集結出來的戰兵,分別由桓宣、李矩、鄧嶽、還有桓景自己帶領,共兩萬四千餘人。

桓景先讓桓宣部六千人馬,出箕關,佯攻河東。桓宣沿著黃河和王屋山之間的軹關徑向前進攻,一直打到東垣方止,控制了一段黃河的北岸。

聽聞箕關的晉軍有異動,劉粲以為桓景主力大概會出箕關,經河東進攻平陽。他自知帶兵不如桓景,所以不敢有失,將精銳兵馬集中在河東郡。至於弘農郡,只是仍讓當地守軍留守,畢竟弘農郡和河南郡中間有崤函之險,桓景應該是拿不下來。

函谷關在戰國時期是天下名關,因為它卡在了溝通東西的崤函道。溯黃河而上,進入崤函道後,地勢由平原陡然變為溝壑縱橫的塬川,底下是陡峭的山坡,上面是平整的高臺。而所謂函谷關,就卡在兩塬之間,在戰國時期,確實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關。

可是後來隨著黃河不斷裹挾泥沙,堆積在河岸上,黃河南岸已經出現了平整的河灘,所以從前必須經由塬川間山谷道路的崤函道,也北移到了黃河邊,大軍東西行進,完全可以繞開秦時的函谷關。

所以,曹操當初見秦時函谷關的廢墟已經完全失去了防禦,就又在原函谷關北面黃河邊,重新修建了一道關城,是為魏函谷。除了秦函谷和魏函谷之外,漢代還修過另一個名為函谷的關隘,也是一道夾在兩塬之間的險關,但離秦函谷和魏函谷甚遠,在弘農郡與河南郡的交界處,是為漢函谷。

現在漢國留守弘農的守將喬智明手下約有七千人,一千人守備著漢函谷,另外五千人則集中在黃河邊與桓景交界處,臨時築城,從塬上一直沒入河水。剩下一千人在陝城隨時待命。

桓景不打算啃漢函谷那塊硬骨頭,於是全軍沿黃河前進,直到望見了喬智明修築的那道防線。冉良從前方飛馬返回報信:

“前軍探子來報,弘農守將沿河築城,防備森嚴。”

桓景遠遠望見防線之後隱隱有大批敵軍,敵軍營寨佈置有序,可見守將頗為知兵,不由讚歎:

“偽漢亦有人也,不過劉聰不能用,只令他指揮一旅偏師,豈能不敗?”

他接著下達命令:“大軍暫歇,待鄧太守水師行動。”

原來桓景早料到敵軍會卡住黃河河灘來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晉塢

豆豉炒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