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豉炒辣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八章 伏牛山,晉塢,豆豉炒辣椒,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荀灌一席話畢,廳堂中一眾男子震在原地,只餘呼吸的聲音。桓景手上剛剛啟封的書信,也懸在空中,久久未能放下。
作為一個多疑的傢伙,桓景一貫謹慎,並不容易輕信一面之詞。但此時眼前這個半大的女孩,將杜曾得到長安朝廷支援的事情和盤托出,對她父親似乎並無半分好處——這大概只能理解為,在這絕望的時刻,她已經顧不上許多,只能拼死一搏,希望透過真誠打動自己。
荀崧的書信已經幾乎不用看了,即使她父親親自在場勸說,也不可能像她方才那樣雄辯有力。桓景掃視廳堂之上,眾人的眼神都變得凌厲起來。是選擇虛無縹緲的長安朝廷,還是南陽實實在在受難的百姓,這對於廳堂中流民出身的新軍將領來說,已經不是一個問題了。
何況新軍先前並不是沒有抗命過。
長安朝廷因為處境艱危,亂授名分,是常有的事情。當初桓景在譙城時候,已經領教過這種病急亂投醫帶來的惡果:張平被授予豫州刺史,乞活軍的陳午被授予兗州司馬,皆是長安朝廷濫發名爵所致。此時這個杜曾,比起先前的張平、陳午,並沒有更多的合法性。
那麼回到眼前,若是選擇出兵,那麼剩下的問題,只是如何救援宛城!
桓景扶著几案,身子微微前傾:“大義所在,司州答應出兵。”
荀灌怔怔地看著桓景,彷彿不敢相信,突然宛如玉山傾倒一般,幾欲五體投地。
“不必跪!”桓景一個健步衝上前,一把抓住荀灌的胳膊:“只是請姑娘告訴我,宛城內多少兵,而杜曾又有多少兵?”
荀灌只感到頭暈目眩,不敢抬頭看桓景,只是低眉輕輕地說:
“父親一敗塗地,只有五百餘人退入宛城,危在旦夕。而杜曾手下有萬餘人,且其中有兩千騎兵,皆是先前流賊王衝所部。”
“賊軍皆在宛城?”
“不,杜曾分出一半去防備陶侃了,另有少數軍隊留守襄陽。圍攻宛城者不過三分之一,大約四五千耳。”
四五千人馬,在與李矩、桓宣對了對眼神後,桓景得到了堅定的答覆——這是可以對付的數量。
“胡虜為劉琨所困,尚無動靜。後方祖公尚在,石勒不敢動。時不可失。”桓景仰望房梁,自言自語地盤算,心中已經勾勒出了一幅作戰計劃。
自己後方並無威脅,軍士已經休整一月有餘;而杜曾方勝荀崧,又分兵出擊,正是懈怠之時。大概料不到剛剛佔據洛陽的自己,會敢於傾巢南下,攻擊自己的後方。
天時難得,而南陽民心尚在。若不趁此時一舉打垮杜曾的脊樑骨。若是讓這股割據勢力發展起來,自己後方不穩,那麼待漢國對付完劉琨,自己就將兩面受敵。
他放下荀灌的手,走到廳堂正中,朗聲道:
“杜曾今日不平,將來必為大害。且此行是弔民伐罪,師出有名。諸將聽令,即日刻饗士卒,備行囊,以應今夜出征。抽調滎陽軍馬與衛戍營留守洛陽、滎陽一線,其餘軍民如榮譽營,第一至四旅等,盡往南陽。”
“願為刺史效死!”眾將齊聲吶喊。
桓景回顧傾倒於地的荀灌:“至於姑娘你,可識得荊州陶刺史否?”
“是陶公士行麼,識得、識得。”荀灌急忙應答,生怕耽誤了一點時間。
“我今日稍後會起草一封書信,約陶刺史會獵於襄陽。還請姑娘送去夏口。”桓景睥睨廳中,心中已有定數:“此次南下,非止救南陽一地,亦圖永定荊州。”
主將言畢,眾人急急開始各自準備。在派人寫檄文,在軍中演說鼓動一番後,當夜,伴隨著無數火把,大軍近萬餘從洛陽啟程。而荀灌則騎著快馬,與幾個信使一道,迅速向夏口賓士而去。
經過五日兼程,大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