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非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三章 救助站,我的千金女友,於非魚,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小夥子,你別嫌叔多嘴啊。我看你裝的這些書啊筆啊的,是要拉到救助站賣嗎?”貨車司機一邊看著路,一邊唸叨:“我勸你還是放到其他地方去賣吧,救助站的那些孩子都是流浪兒童被收養的,又沒有什麼收入,賣給他們怕是不太可能,你今天估計要空手而歸了。”
沈周今天一大早就來到書店,把所有要捐的物品整理好後,叫來了同城快送,把這些東西全都送到救助站,他跟坐在副駕駛。
“師傅你誤會了,這些東西不是要拿去賣的。”
“不是賣,那是幹什麼?”
沈周道:“這是我們打算免費贈送給救助站的孩子們的。”
“贈送?”
“沒錯,不是值錢的東西,送給孩子們,也算做了件好事。”
司機師傅道:“那倒是叔看錯了,這年頭像你這麼有愛心的年輕人不多見了。”
沈周並不太贊同他的話,卻也沒有反駁。司機師傅比他多活了幾十年,聽到的,見到的自然更多,只是兩人身處的環境不一樣,對社會對生活的觀點看法也大有不同。
“我只是做一點力所能及的罷了,不值一提。”
司機師傅唏噓道:“我有時候看到那些可憐孩子也是心疼得很,可也沒什麼能力幫助。這樣吧,這趟我就不收你的錢了,就當我也給孩子們獻個愛心。”
沈周連連拒絕:“那不合適,您也要掙錢吃飯的。”
“也不差這一點,再說這是給孩子們的,你不能替他們拒絕。”
最終,司機師傅還是沒收錢,把東西送到後,擺了擺手便匆匆離開,他今天的工作才剛開始。
救助站在秋分大道中段,幾年前孤兒院倒閉後,這裡成了無人問津的地方。
後來政府撥款把這裡重新翻修了一下,雖然依然很簡陋,但好歹也算給流浪兒童們一個棲身之所。
韓站長後來從醫院辭職後,帶著全部的積蓄來到救助站,從老站長手裡接過重擔後,她便全身心投入到撫養教育孩子們的工作中,這一做就是五年。
救助站門口豎著一塊兒白色門牌,寫著“春城救助站”幾個大字。僅從外看,站內的簡陋條件可見一斑。
秋子早早等在門口,她早上收到了沈周的留言,得知他今早就會把書本送來。
見到沈周從貨車上下來,秋子連忙跑過去,關切問道:“這麼早趕過來,太辛苦你了。”
“沒什麼,早點送過來,也好不耽誤孩子們的學習。”
秋子又道了幾聲謝,才說道:“還得麻煩你幫忙把這些東西搬進去,孩子們在唸書,韓姨去醫院了。”
“醫院?韓姨生病了嗎?”沈周抱著紙箱跟著秋子的往站裡走。
“是一個小孩子,發了高燒,韓姨發現後連忙帶她去了醫院,不知道什麼才能回來。”秋子帶著他到了一間像是倉庫的小房間。
空間狹小,空氣中非常明顯的塵土的味道,夾雜著潮溼的黴味兒,沈周強忍著不適,把所有的東西都搬了進來。
秋子遞給他一瓶水,沈周也沒客氣,咕咚咕咚喝了幾口,這才得空一覽救助站全貌。
站裡給他的第一印象是舊。牆皮脫落,露出裡面灰白的水泥;房間的木門是斑駁的紅色油漆,門把手也有斑斑鐵鏽,手握的部分纏著布條,防止受傷。窗戶還算完好無缺,沒有破漏,但其中依稀可見上了年頭的陳舊痕跡。
這裡的格局更像是一個院子,最中間是空地,水泥砌成的乒乓球檯讓沈周想起小學校園裡,與這差不多的幾張球檯。雖然其貌不揚,卻給他們帶去很多的樂趣。
水泥球檯旁邊整整齊齊得擺放著四根跳繩,三短一長。
這就是救助站的孩子們所有的娛樂專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