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佈局,胡善祥,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果我們還宣佈招安白蓮教,那麼民眾會認為朝廷軟弱,斬殺了使節也沒事。受損的軍隊也會對朝廷失望,失了敬畏之心,朝廷顏面何存?”
起初朱瞻基的想法和永樂帝是一樣的,唐賽兒斬殺使節來祭天,就已經斬斷了招安的可能。他所謂招安談判其實是“請君入甕”的局而已,他就想抓住匪首唐賽兒,徹底剷除白蓮教。
但是他被唐賽兒所救,又聽她的血淚控訴時,改變了主意,想要放唐賽兒和白蓮教一馬,連忙說道:“可是皇爺爺,唐賽兒有苦衷,使節收受賄賂故意侮辱她,他不是去招安,是點火去了。何況,唐賽兒他們也救了孫兒一命。孫兒斗膽給他們求情,放他們一條生路,給他們改過自新的機會。”
永樂帝先對兩個負責記錄的女官說道,“朕接下來說的話不必記錄,你們先退下。”
女官告退,永樂帝對大孫子說道:“朝廷不能明面上招安白蓮教,但是暗地裡可以放一馬,停止搜查抓捕白蓮教成員便是了。但是你要轉告唐賽兒,要她必須就地解散白蓮教,不得再聚眾鬧事,不得再以‘佛母’的身份示人,蠱惑人心,世上從此沒有唐賽兒,也沒有白蓮教。如果再鬧,朝廷定會再次圍剿,絕不留情。”
朝廷和白蓮教各退一步,這已經是朱瞻基預料到最好的結果了。
安排了白蓮教,永樂帝操心大孫子的安全問題,“這次你在山東遇險,是因禍起蕭牆,被建文餘孽安插在身邊細作算計了,帶過去的侍衛幾乎死絕了,剩下的人也不可信,朕要錦衣衛一一摸清底細才敢給你用,朕會在各個衛所抽調精兵組建新衛隊來保護你。”
對於護衛,朱瞻基有自己的想法,這次差點死於漢王父子設計的刺殺,他痛定思痛,發誓不會讓自己再次被這對父子算計。心想漢王雖就藩山東,但在軍中的威望尚存,朝中武將勳貴們和漢王一起在靖難之徵時並肩作戰,有同袍之誼,他們都支援漢王,即使從軍中招募新人,大部分人心裡也向著漢王。
在漢王出生入死幫永樂帝奪天下的時候,太子一直坐鎮後方——他太胖了,且腿腳殘疾,走路都要四個人扶著,如何上陣打仗?
因而朝中武將多支援英勇善戰的漢王,文臣多支援溫和寬厚的太子。
朱瞻基曉得,要保護自己,就要學皇爺爺將整個山東官場連根拔起的手段,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現有軍隊的人他都不敢相信。
朱瞻基早就想好的對策,說道:“皇爺爺,孫兒有個想法,這次皇太孫宮的衛隊就不從軍中挑選了,新紫禁城即將落成,這兩年大明就要遷都了,肯定有人想借機興風作浪。邊關和各地衛所都要提高警惕,增加人手維持穩定。本來人手就不夠用——皇爺爺剛才還免去了山東今年的徭役兵役,少了一部分兵源。如果孫兒從先有軍戶裡選人,一個蘿蔔一個坑,孫兒選了一個,軍中必然要有新人填補進去,人從何來呢?”
大明是按照職業來劃分戶籍的,分為農戶、商戶、軍戶、林戶、漁戶等等,軍戶都是世襲制,代代以軍人為職業,家族傳承,各種勢力盤根錯節,漢王善戰,又捨得花錢籠絡,安頓老弱病殘,因而在軍戶中的威望遠遠壓過太子。
永樂帝問:“你不要從軍戶裡選,那裡來的人?”
朱瞻基說道:“孫兒覺得可以從民間招募。無論商戶還是農戶,各行各業,只要年輕力壯,願意從軍,都可以參選孫兒的護衛軍。一來可以解決軍戶兵源短缺的問題。”
“二來這些人大多沒田沒地沒有產業,就不計後果了,在城鄉遊手好閒、好勇鬥狠,還自詡行俠仗義,一旦有類似白蓮教這種□□鼓動,就會加入為之賣命,落草為寇,與朝廷為敵,攪亂時局,白蓮教能夠在兩個月的時間掀起這麼大的風浪,其主力都是這些沒有產業但滿腔熱血的年輕人。如果孫兒給他們一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