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見春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0章 要錢還是要腦袋,大明皇長孫!,執筆見春秋,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明律:凡採生折割人者,凌遲處死,財產斷付死者之家。
妻、子及同居家口雖不知情,並流二千里,為從者斬。
其實在歷朝歷代,皇位掌權者,毫無疑問對於這些人口販子,都是實行非常嚴厲的刑罰。
只不過財帛動人心,依舊有數量非常多的人,黑了良心去幹這個行當。
他們已經不是人了,也就沒必要當人看了
這一趟體察民情,很快就結束了,其中最不開心的,當屬朱允熥,好不容易出宮一趟,不到兩個時辰,一個燒餅,就結束了。
“早知道就不吃這個燒餅了。”回去的路上,朱允熥嘀咕道。
朱英聞言道:“這天下,將不知有多少人,將會感謝你這個燒餅。”
朱允熥有些迷糊,不過大兄的語氣有些冷,似乎剛才小乞丐的事情,讓大兄的心情不佳了。
因此也不敢多問。
回到宮中,朱英立即招來宋忠,詢問明朝丐幫之事。
“這丐幫到底是個什麼情況,與本宮詳細說說。”
面對太孫殿下的問詢,宋忠自然不敢有所隱瞞,一五一十的把所有了解到的情報,全部都講述了出來。
丐幫號稱天下第一大幫會,蓋天下歷朝歷代,無有不淪為乞丐之人,聚夥為幫,打抱不平,舉止介乎正邪之間。
而明朝的丐幫,要比以往時候,來得更加猛烈一些,這其中的緣由,最後轉了一圈,竟然還能跟朱元璋扯上關係。
朱元璋幼時孤寒,被送到元覺寺當和尚,但命運多舛的朱元璋又被逐出廟門,落到挨戶乞討的地步,現在丐幫盛行的敲打牛骨頭就是從他開始。
以至於乞丐供奉朱元璋的愈來愈多,當朝皇帝,儼然是成立當朝丐幫的精神領袖。
鳳陽花鼓很出名,然卻是從朱元璋立國後才出現的。
老家鳳陽人,因為跟隨朱元璋打仗的關係,多是損失慘重。
而在立國之後,許多有關係的,便就拖家帶口的跟著來了南京安定。
以至於鳳陽本地及周邊地區,越發荒蕪。
為了讓老家恢復生氣,朱元璋便就遷徙了南富戶十四萬至鳳陽,並嚴律私歸者有罪。
由於連年征戰,田地荒蕪,鳳陽地方流離失所淪為乞丐者甚眾。於是移居於此的江南富戶每至冬季必扮成窮家門人,藉行乞潛歸原籍,久而久之竟以行乞為業。
其中鳳陽花鼓更是傳唱:鳳陽本是好地方,自從出了朱元璋,十年倒有九年荒,背起花鼓走四方。
而在這個其中,自然是不可能所有的老鳳陽人,全都來了京師這邊,多數選擇還是留在老家。
鄉土之情,古今皆是。
這也就導致了很多真正的鳳陽人,也成了這乞丐中的一員。
這便就出現了一個問題,鳳陽的乞丐,就連官府都得是小心翼翼。
為啥?
因為就這些乞丐中,許多都是跟朱元璋,或者淮西文臣武將集團,俗稱老鄉會,那可都是沾親帶故的。
基層的知縣,官吏敢於欺壓,過上一段時間,就有乞丐到京師告狀去了。
這樣的事,可不是說說,而是真實多例。
像是在京師住著的淮西文臣武將,聽著小時候的夥伴,亦或是熟人,不但淪為了乞丐,還遭人欺辱,會是怎樣的心態?
尤其不過是小小知縣,甚至是衙役,那還能有半點顧忌。
這樣的事情一傳開,自然就越演越烈,乞丐們也越發的肆無忌憚,不少甚至還打起了朱元璋的名頭。
別說地方大戶了,官府都得是退避三舍,破財免災。
大家這麼一看,好傢伙,這當乞丐可以啊,不僅能遊山玩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