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見春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2章 三分倭國的想法,大明皇長孫!,執筆見春秋,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功怎麼來,就算是領頭的將軍不想這麼做,下面的屬下,大致都會如此。

對於很多屯田兵來說,上戰場可不是為了什麼家國大義,保家護國,一些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大字不識幾個,怎麼可能有這麼高的覺悟。

一則是朝堂的命令不可違,兵役這種事情,逃掉可是要殺頭的。

二則上了戰場,若是有斬獲,那可都能領賞錢的,有時候打了勝仗,還能偷摸拿點錢財。

就算是打了兩三年,回家帶了幾十裡銀子,那往後也是開開心心本小康,活得滋潤,至少家裡頭都能吃上一口飽飯。

這就是現在的兵。

即是如此,偷摸殺良冒功,那可不是說誰都能制止得了,一旦上頭強力制止,要是不拿足夠的軍餉來平息,那就等著士氣跌落,逢戰大敗吧。

這就是現實,不是說幾個將領就能改變的。

朱棡的話,對於朱棣也只是嘲諷,並非是指責朱棣殺良冒功,而是他說乾的這事比自己功勞高,實際上是走了歪門邪道。

其實朱棡也想這麼做來著,只是被群英商會給制止了。

朱英在這方面,早就有了交代。

朱棡在很大程度上,還是不想跟朱英鬧出什麼意見。

再者在浙江待的那段時間,群英商會這邊,也沒少給朱棡分潤錢財,除開軍功,得到要比殺良冒功的不少。

殺良冒功這等事情,終究是上不得檯面。

“怎麼,三哥這意思,是懷疑我在屠殺百姓,即是如此,三哥怎麼就不派人調查一番,報給父皇,讓錦衣衛查一查呢。”

朱棣在朱棡面前,怎麼甘心落下風,直接開口反駁道。

“呵,四弟的手段我還不知道嗎,再說了,我剛才的話,也不是對著四弟,不過是有些疑惑罷了,對吧,四弟怎麼就自個認上了,怎麼著,這就是傳說中的不打自招?”

朱棡也不示弱,冷笑一聲回道。

朱棣怒氣上頭,道:“許你陰陽怪氣,不許我闡明事實,對於倭寇,你又是瞭解多少。”

“我今日就在這裡坦白了說,本王殺的那些人,十個有九個半錯不了,即便是那半個,也絕對是倭寇有著間接的聯絡。”

“倭寇的行情是怎樣的,侵犯我大明沿海的時候,又不是沒有活捉過,每次審訊,都能知道個大概。”

“關於倭寇的卷宗,三哥你可是看過?”

“你沒看,我可是查得清楚,洪武十六年的時候,倭國總共才來七千餘人,結果呢,多處城池遭到洗劫,據統計完全有四萬人的兵力。”

“你說這多出來的三萬多人,是如何來的。”

“此次我嚴查山東沿海,那些偽倭寇一一拔除,才有如此收穫,若是覺得我殺良冒功了,先前就說過,可請錦衣衛嚴查一番,便就知曉了。”

朱棣義正言辭的說道,沒有絲毫的擔憂顧忌。

朱棡聞言,也只是冷哼一聲,沒有在這件事上再糾結下去。

從群英商會這邊得到的訊息,朱棣殺人的時候,那可是一個村一個村的屠,哪有什麼活口。

這山東沿海地區,通倭的確實不少,根本無從查起。

眾多藩王看著兩人的爭執,一邊喝酒一邊吃菜,完全就是看個熱鬧。

對於朱棡和朱棣之間的那點事情,大夥也早就看明白了。

朱英開口道:“通倭的情況,在沿海地區確實比較嚴重,不過因為一人通倭,就滅一村,倒是有些過於嚴謹了些。”

“這說來說去呀,到底還是倭寇的緣故,之前我和爺爺商議過,定在明年出你徵倭國的事情,想必諸位叔叔都是知曉的吧。”

幾位藩王點點頭,不過沒有說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唐朝直播破案

清九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