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見春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6章 蠢蠢欲動的朱元璋,大明皇長孫!,執筆見春秋,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也不知道其中的情況,只當是觀賞的玩物。”

“偶然之中,孫兒才意外的發現,這些作物竟是非常的能夠耐受苦寒,而且畝產極為驚人,經過孫兒的試驗,竟是能夠達到畝產上千斤。”

“不僅僅如此,這些作物本身也無須精耕細作,只需簡單的照料一下,就能自己大肆生長,簡直是老天爺賜下的饋贈。”

“憑藉這數種作物,孫兒不再憂愁吃食的問題,因此沒到嚴寒冬季,別人生存不下的時候,孫兒就直接招攬,每一年麾下的勢力,幾成翻倍之勢。”

“若不是擔心根基不穩,想來麾下的規模,或許還要大上許多。”

朱英緩緩解釋說道,這算是他目前最為核心的機密了,不是最親近的人員,根本無法接觸。

這些食物在被送出去的時候,都是打成粉末,不讓別人知曉。

像是番薯,很多時候更是伴隨著米飯一起,讓人無法識別。

聽到這話,朱元璋感覺呼吸都有些窒息了。

雖然和心中預料的相差不大,但是真正的聽大孫說出,依舊免不了震撼。

幾個詞彙,頓時在朱元璋的腦海中咋現:耐苦寒耐,無須良田,高產,還有數種之多。

想到這裡,朱元璋語氣略帶急促的問道;“大孫這等你作物,可是帶到了京師之中,能不能讓咱瞧上一瞧。”

即便是這樣,朱元璋還是在用商量著的語氣,和大孫說話,並不是帶著命令式,壓迫式。

朱英心思細膩敏感,感受到老爺子對自己的態度,心下溫暖不已,毫不遲疑的說道:

“爺爺儘管放心,這些作物孫兒為防意外,自然是沒有帶在身邊的,不過前段時日,孫兒從爺爺那裡求取的驛站文書,已然快馬加鞭的傳到了西域。”

“孫兒讓人攜帶了大量的糧種過來,按照時日來算,現在已經到了前往京師的路上,頂多半月,爺爺就能見著了。”

說完後,朱英看著老爺子一臉激動的樣子,再次補充說道:“爺爺莫要過於期望,孫兒試過,這些作物雖是說大明疆域都可種得,但是會受到土地的影響。”

“翻秧幾次,其中的產量也會大幅度的下降,像是人患了病症一般,孫兒也安排人研究過,目前還沒解決的法子。”

薯類的作物埋在地下,最是容易受到病毒的侵入,朱英又不是百科全書,也沒有背下百科全書,自然不會懂得脫毒的法子。

這其中涉及到了後世化學有關的知識,顯然以大明現如今的情況,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對於脫毒的法子都難以處理。

不過番薯,馬鈴薯,玉米這些,特別好養活,而且和水稻良田,不佔據生存空間,加上其耐寒耐旱,無須操行照料的屬性,對於現如今的大明百姓來說,可謂是真正的福音。

況且三種作物輪番栽種的話,哪怕真受到了病菌影響,大不了採取最笨的方法,將出現結薯失敗,玉米黴變區域的作物,直接銷燬,阻斷傳播。

然後換上新的種子過去,也能維持。

不過顯然,脫毒的技術從現在開始,就要進行研究了。

西域那邊,目前關於脫毒這塊還是沒有太多的突破性發展,不過對於如何保護薯類,玉米,種植多年,還是有幾分經驗的。

“便是少些,會少到什麼程度。”朱元璋不由問道。

“哪怕是減產,只要不是無法結種,畝產大幾百斤,還是沒有問題的,關於種植的經驗,我這裡已經記錄成冊,到時候隨之一同發下去,同時加強對於這些作物的研究,想來問題不會太大。”

“正好聊到此事,孫兒發現五叔對於農業這塊,有著濃厚的興趣和豐厚的經驗,孫兒正想在大明內也成立農學堂,專職研究跟作物相關的一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還說你不是神仙

筆磨磨

朕,南宋女帝,力挽狂瀾於既倒

明月夢嬋娟

諸位艱難求生我躺著狂暴刷

賣活狂暴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