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見春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6章 對於姚廣孝的處置,大明皇長孫!,執筆見春秋,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等過了一兩年,把他的性子磨平了,朱英掌控大局。
就能將其丟到海外去發揮餘熱。
想到到那個時候,姚廣孝當是不會有拒絕的道理。
想到這裡,朱英再次說道:“爺爺,道衍法師一個人可能會有些不習慣,孫兒認為,應該安排幾位錦衣衛過去,幫道衍法師搭理日常生活起居。”
“畢竟法師年紀大了,難免會有腿腳不利索的時候。”
朱英心中明白,以姚廣孝的脾性,怎麼可能會在藏經閣待得住,肯定會想盡辦法逃走。
還是得安排幾個錦衣衛守著,這才妥當。
一個差不多六十歲的老人,在錦衣衛的看守下,要還是能逃走,那朱英也無話可說。
再者說了,以姚廣孝的智慧,也不會逃走。
只需一道海捕文書,姚廣孝就無路可逃,哪怕是朱棣,也不見得敢去收留。
畢竟他和朱棣的聯絡太過於密切,朱棣也是他唯一的去處。
直接安排錦衣衛,在北平守株待兔就好了。
除了朱棣,這天下還能有誰,能夠讓姚廣孝施展心中抱負呢。
朱元璋看了朱英一眼,雖然有些疑惑大孫為何對一個區區僧人,有如此關注。
不過也沒多問,畢竟一個僧人罷了,大孫想如何就如何便是。
將兩個叔叔的事情,全部談完後,時辰上也差不多了。
“行了,咱先回宮,那邊還一堆麻煩事等著咱呢,你小子也別懈怠,那些奏章可不能拖延,都是國之大事,馬虎不得。”
朱元璋起身,對著朱英交代說道。
朱英無奈稱是。
最近對於奏章,他是真的看得有些想吐了。
不過朱英也明白,這是必須經歷的過程,很多的事情,都不是天生就會的。
批閱奏章這等事情,其實就是皇帝的權力所在。
皇帝的命令,在古代社會環境裡,便是在奏章之上得到延伸。
現在朱英也在不斷的習慣雅文,即文言文的寫法。
想要改變環境,唯有先適應環境才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