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谷流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6章 沙俄使者(上),大明英華,空谷流韻,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火炮試射場,新搭起的高大氈帳裡,陽光從穹頂的側面篩進來,提供了足夠的照明。
桌上攤著幾張內容相同的紙箋,名為“造強水法”。
這是宋應星離京北來時,從徐光啟處抄來的手跡。
不論歷史上的清王朝統治者如何忽視科技力量,明帝國晚期時,因徐光啟等人開眼看世界的智者自覺,而在多項科學發現與實驗上,保持與西方世界的同步,是客觀事實。
其中,就包括掌握製造無機酸的技術。
“強水”,即硝酸。
不拒西學的徐光啟,結合華夏前人的知識積累,記錄下製造硝酸這種重要的無機酸的詳細步驟。
而有了荷蘭人從巴達維亞走海路轉賣過來的鯨魚油,就能提煉出硝化甘油,那是初中化學知識裡,做炸藥的原料。
此刻,鄭海珠先讓幾個識字的松江女生,將《造強水法》裡的物料配伍等,說給雖是文盲、但富有實踐經驗的匠人們聽。
她自己,則指著木桶裡的鯨魚油,對張名世和宋應星正色警示道:“鯨魚油本身,和獸脂一樣,能點燈,最多著火,不會像咱的火藥粉那樣炸。但是如果按照徐翰林所記的方子,用硝石和綠礬油提煉出強水,再與鯨魚油煉製成硝化油,你們一定要試試,它是否不必像火藥粉那樣點火,也會爆炸。”
鄭海珠雖是粗淺理論的巨人、動手能力的矮子,不知手榴彈具體怎麼做出來,但硝化甘油極不穩定,諾貝爾做炸藥的過程中出過好幾次事故,她還是記得的。
張名世卻詫異道:“還有這種事?”
鄭海珠想了想,給他舉例子:“怎麼沒有?白磷在日頭裡一曬,就起火。還有娃娃們玩的摔炮,也不必點燃引子,撞得狠一些,它就能炸。”
一旁宋應星倒把鄭海珠的話聽進去了。
見得越多,越是謹慎,或者說,越懂敬畏。
身為這個時代頂尖科學家的宋應星,對於鄭夫人所說的比黑火藥裝瓷瓶裡威力更大硝化油手雷,充滿了探索的興趣,卻也曉得預設一份戒心,那手雷萬莫還沒扔出去,就將自己人給炸了。
宋應星遂道:“夫人放心,我們一定小心。若得了夫人說的硝化油,試金石銅鐵木,看它會不會腐蝕容器,此一也;其二,晃動擊打,看它會不會無引藥也炸。”
鄭海珠點頭:“倘使真的如此兇險,先生試試,是否塗抹於棉布上,或吸附與砂土中,再裝入鐵彈裡,會安妥些。”
“好,宋某記下了。”
待信王朱由檢跟著張鳳儀學完騎射回來,鄭海珠又讓宋應星聽朱由檢說了一通駱駝炮架的“玄機”。
宋應星在魯王府時就和太子朱由校相處過一陣,對長於木工的朱由校印象頗佳,現下見了能在駝峰上架穩並轉動一定角度的木架子,又聽少年親王朱由檢侃侃而談,更是驚喜。
高中進士哪裡就是天下讀書人第一等體面的事了?手藝人哪裡就是三百六十行的末流了?
堂堂太子和親王,龍脈所出,貴不可言,都這般喜歡手藝活。
宋應星,這位當初還對王朝遴選人才的八股取士制度頻發牢騷的讀書人,數年來,從崇明到兗州,從京師到塞外,不斷用自己推崇的格物、開物精神,解決農桑、開礦、修造等活動中的各種難題,直至如今進入到戍守國門、強軍禦敵的領域,宋應星早就甩脫了鬱郁不得志的心緒,覺得自己的命途,不知強過多少青春作賦、皓首窮經的腐儒。
朱由檢本也想看宋應星他們研發“魚油手雷”,他的鄭師傅卻生怕少年郎一個手癢,親自下場琢磨硝化甘油,萬一哪個瞬間沒看住,得出大事。
鄭海珠遂以“萬歲爺發過話、冬至節前要趕到京師”為由,催著朱由檢回大寧城關,再與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