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谷流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9章 誰稀罕做親王的老丈人,大明英華,空谷流韻,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喜峰口一路北上,到了青城附近時,十二歲的信王朱由檢,已經在鄭海珠的實地講解下,弄明白了大寧鎮的軍事重要性。

北接遼河上游,能夠獲得豐沛的農業與畜牧業水源。

東邊與大淩河、廣寧、遼陽形成不間斷的防線,互為援引。

西面連著大明九邊重鎮的宣府。

南望燕山長城。

對長期受困於北方遊牧民族邊患的漢人王朝來講,大寧草原這塊地界,就是歷代北虜侵略者的軍事基地與資源供給中心。

遼、金兩國都將大寧作為國都之一,元代將大寧放在遼陽行省治下,仍作為自家政權在北方的軍政樞紐,充分揭示了大寧的重要性。

正因此,明帝國的建立者朱元璋,才會從一個最具血勇與進擊精神的開國皇帝的視角,丟掉長城固邊的侷限性認知,寧可冒險僱傭朵顏衛等異族鐵騎,也要讓大寧鎮處於漢人政權的統治下。

幾百年後的這個秋天,進入塞外遼闊天地的朱由檢,結合鄭師傅攤在他面前的軍事輿圖,暢想太祖爺當年在腳下這片土地上安置五萬明軍雄師,於草原朔風中,頭一回感受到了血脈僨張的豪情。

但當開口與鄭海珠討論時,少年親王的口吻裡,又帶上了對自己那位祖先朱棣的隱約抱怨。

“鄭師傅,這樣一個兵家必爭之地,永樂爺怎地說不要就不要了?”

“因為爭皇位,”鄭海珠並不準備斟酌辭令,而是直截了當地回答學生的問題,“永樂爺當年是燕王,揮師南下,攻伐建文帝,害怕駐守大寧的寧王,抄他的後路發動攻擊,就策反了寧王手下的朵顏三衛,不但發動兵變、囚禁了寧王,還挑選出這些蒙古人裡的精銳,編入燕軍,一路打進了南京。江山易主後,永樂爺將大寧鎮的草原,賞還給蒙古人,長城之外,就不復是大明治下了。”

朱由檢聽完,張著嘴愣怔片刻,忽然露出狐疑之色:“不對。”

“怎麼不對?”鄭海珠溫和地問。

朱由檢轉著眼珠道:“那些蒙古人肯給咱大明賣命,肯定是因為糧餉賞賜發足了,否則,他們幹嘛不往西邊去投靠他們自己的族人?既如此,他們助永樂爺打了勝仗後,就應該越發求著給咱當差、拿犒賞,而不是要回大寧周遭的草原、做回喪家之犬吶?”

鄭海珠露出讚賞的笑容。

這位在此世或許當不成“崇禎帝”的信王,依然多疑,未必是壞事。

只要看待問題不蠢、質疑得有道理,假以時日,或可成為鎮守一方的賢王。

鄭海珠遂拉開車簾,看著外頭的廣闊草原道:“不瞞殿下,這丟了大寧都司的原委,我初聽之下也是存疑,前歲開始,因復建事宜,將究竟探得深了,更是相信,大寧和周邊諸衛所,並非在永樂爺時就完全被廢棄了。直到景泰年間,朝廷還禁止蒙古人進入大寧衛鳩佔鵲巢,這說明,起碼那時候,天子和朝廷,都還是將大寧視作大明疆土的。但到了嘉靖爺時,東邊的科爾沁、喀喇沁等蒙古部落南侵西進,我大明又出不起人和錢經略好關外的這些地界,大寧鎮,才漸漸荒蕪失守的。”

朱由檢雙眉緊鎖,眼神卻專注地聚焦,顯示出聆聽的認真與同步思維的運轉。

待自己的老師說完,朱由檢輕嘆一聲:“說到底,還是得有銀子和糧食。那些蒙古人,也沒錯,咱不給人發餉,他們憑啥聽命於咱們?”

鄭海珠點頭道:“所以,殿下此番到大寧後,就會看到,黃御史他們,是怎麼做的。”

又走了兩日,官家車隊終於抵達大寧的城關。

黃尊素與馬祥麟,早已在城外二里處迎接。

黃尊素與東邊那位守著廣寧城的王化貞一樣,領的也是巡撫邊鎮的實職,掛右僉都御史的名頭,目下官居四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都重生了,被倒追不過分吧

太易無情

都市冥王歸來

開酒不喝車

聖主,您竟然是贅婿?

愛做夢的無罪

逍遙狂龍

碉堡崛起

選擇寫輪眼,我被全國罵上熱搜!

天神玉米

大明英華

空谷流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