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谷流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7章 北地來人(上),大明英華,空谷流韻,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姜家的門房,是多年老僕,姜老爺待他不薄。如今這毀了一半的凶宅,無人接手,忠耿的老僕就仍兢兢業業地守著。
老僕見鄭海珠和永海、許一龍幾人皆是風塵僕僕卻滿面誠摯,又聽鄭海珠自稱由南邊的高僧指點、慕名登門求琴一觀,他倒沒什麼冷澹拒意,與客人們敘起話來。
姜老爺不算兩淮鹽商裡數一數二的富豪,但因不愛造園子和養粉頭,積蓄著實可觀。兄嫂、妻兒均在老家,揚州只這一所小宅子,南京買來、陪伴多年的妾氏照顧姜老爺的起居。這妾氏彈得一手好琴,姜老爺亦愛聽琴,便斥巨資買下“松石間意”,不想沒兩年,人與琴俱遭此橫禍。
老僕最後悲嘆:“去歲老家來人打理後事,同鄉館的鹽商們弔唁時講,那個琴,是什麼天上的文曲星用的,落到我們買賣人手裡,文曲星不高興,就將琴收回天上去,也不管雷火誤了我家老爺性命。”
鄭海珠當場安慰了幾句,見那後院正屋已燒得只剩半尺高的木樁殘垣,一覽無餘,便帶著永海等人告辭離開。
回到松江,王月生與鄭海珠甫一照面,殷切所談的,皆是火器廠與學校的公事,對張家有銀錢投進來,頗為驚喜,一派稱職模樣。
及至由鄭海珠引薦了永海,王月生乍聞這日本僧人在海外彈過一架落款也是紹聖年的“松石間意”,神情中的微微不屑轉瞬即逝,委婉地暗示那大約是件贗品。再聽說自己那架松石間意的新主人竟遭遇天災,琴也被焚,素來澹靜如蘭的月生姑娘也彷彿遭了雷擊一般,呆怔不語,繼而囁嚅著“那是東坡先生的琴呵,世間再無,寧可被賊人盜去”,惹得日僧永海這個蘇軾的粉絲也唏噓不已。
鄭海珠當時瞧王月生的反應,不算有什麼破綻,又哪裡能想得到劉香那個海商竟別有淵源、可行通風報信之舉。
隔了幾日,她又去問黃尊素,可還記得“松石間意”的冠角處有修補的痕跡,因在澎湖島時,經顏思齊翻譯,永海提起過,自己當初見明人老師彈奏的琴,琴頭恰磕損了一角。
黃尊素細加回憶後予以了否定。
鄭海珠只得暫時擱置心中疑慮。
小半年來,王月生一如既往地,學堂授課、工坊斫琴、火器廠管理地三頭跑,兢兢業業。
此刻,王月生看看時辰,抱起自己的琴,向鄭海珠道:“鄭姑娘,我去繆阿太處了。”
鄭海珠點點頭:“去吧,阿太的閩海戰夷圖,沒有你的琴聲,怕是收不了尾。”
……
顧府,露香園深處的佛堂外,午未之交,一日中最明亮的陽光,灑在顧繡特用的湘色絹底上。
】
繆瑞雲坐在繡繃前,剛剛完成滾針繡的礁石輪廓和釘金繡的火焰,正準備開始用網繡的針法表現明軍的戰船。
繡繃邊,則有兩個木架子,一個架著韓希孟和顧壽潛的畫,乃是夫婦二人遊歷臺灣時,用畫筆記錄的顏思齊麾下的戰船;另一個掛的畫,卻是速寫風格的西洋水彩畫,記錄著明荷料羅灣海戰的景象,荷蘭人蓋倫船的火炮攻擊,明軍福建水師的火船圍剿,躍然紙上。
鄭海珠曾在金門的荷蘭俘虜中,驚訝地發現,竟然還有兩個畫師,難得與後世的戰地攝影記者一般,忠實地記錄了海戰情形。鄭海珠請兩個畫師復刻了一份,帶回松江,給繆瑞雲和韓希孟邊看邊講。
顧繡本就脫胎于丹青風骨,料羅灣海戰又是遠比前朝抗倭海戰更激烈的炮船對戰,繆瑞雲和韓希孟自然因新奇而伎癢,當即決定各自按照各自的構思,來創作這般題材恢弘的繡品。
自秋到春,繆瑞雲在露香園,韓希孟在文哲園,二人的繡作,都漸近尾聲。
繆瑞雲的侍女竹香,從前院引著王月生進來。
王月生行完禮,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