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谷流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八章 尼姑殺人了,大明英華,空谷流韻,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船在城北碼頭靠岸。
張燕客猴兒般敏捷地跳上岸,回頭道:“阿兄放心,我絕不去玩暗場子。”
又笑嘻嘻地招呼鄭海珠:“鄭姑娘,你我一見如故,可喜可喜。在下拜託你,務必給我阿兄帶好路,他可沒我機靈,後會有期,後會有期。”
張燕客帶著家僕走遠後,鄭海珠對張岱道:“令弟真是諧謔有趣。”
張岱溫言附和:“燕客的確是吾家一寶。在下還有兩個弟弟,亦都是資性空靈的奇才。胞弟張岷自幼體弱,卻未耽誤博覽群書;堂弟張峪,因患眼疾而眼盲,未曾墮志,自學醫術,如今已是名動山陰、會稽二縣的杏林高手。”
白首如新,傾蓋如故,因見識與三觀相類。
鄭海珠聽張岱將家族概貌也娓娓道來,掂量著這位貴公子已不把自己當作普通僕婢看待,遂也將松江府一些有頭有臉的官紳名士,如徐光啟、顧名世、董其昌等,各自研習西學、推廣農事、收藏書畫這類可以擺上檯面的訊息,說與張岱聽。
張岱果然對南直隸的名流圈子很感興趣,時而追問幾句。
如此行到一片廣宅前,鄭海珠駐足,向張岱道:“公子,前面街坊盡頭那間庵堂,便是九蓮庵。小婦因要開設義塾,須看看地屋牙人推薦的這處宅子。就此與公子別過。”
“開義塾?鄭姑娘自己出錢開?”
張岱自認不是孤陋寡聞之輩,卻也從未見過這樣的婢女,即使出自大戶人家。
鄭海珠不掩飾自己名正言順的自豪感,笑道:“小婦在漳州賣了祖宅,有些傍身銀錢,小婦感念松江乃一處福地,容我與侄兒安身,故而也想反哺松江百姓。小婦並非韓府的家奴,只是與韓府簽了僱契,老爺太太和大小姐,皆是廣結善緣的好主人,願意襄助小婦此舉。府衙的黃官人聽聞後,還說要給小婦的義塾,題字掛匾。黃大官人可是今歲的新科進士。”
“黃官人?可是名諱上尊下素的?”
“正是,公子與黃大官人相識?”
張岱道:“曾與黃兄在杭州府試時見過,相談甚歡。前些時日我路過無錫東林書院,聽聞黃兄已進士及第,還想著可有機會道賀……”
鄭海珠立馬聽出對方的言下之意,順水推舟道:“我幫公子遞名帖?帶路的事,小婦在行啊。一回不生,二回更熟。”
年輕女子放棄拘謹刻板而開開玩笑,往往被不太靈光的腦子當作言語輕浮。
但張岱並非古板的衛道士,加之鄭海珠自掏腰包辦學的舉動,令人讚歎,張岱遂欣然點頭:“好,今日我回客棧後,就寫拜帖。”
又問道:“鄭姑娘這義塾,準備教些什麼?”
“但凡能讓孩子們安身立命的,都教。寫字、算賬、織布、刺繡、竹編、木工……而且,男女都收,尤其愛收女娃娃。”
“哦……”張岱若有所思。
恰此時,忽聽街道那頭人聲喧沸起來,申初時分原本車馬安閒的氣氛,陡然被攪動。
有半大少年跑過來,興奮地招呼著:“快去看啊,尼姑殺人啦!九蓮庵的尼姑殺人啦!”
這炸雷般的訊息,迅速攪動了街鎮安閒的氣氛。
驚悚的表情很快被興奮所替代,人們紛紛回頭,踮足探望片刻後,就往尼姑庵方向跑去。
張貸還在發懵,鄭海珠已步出屋簷的陰影,抬眼掃視,目光旋即鎖定一個少年。
少年正從臨街的木門中鑽出來,上身穿著與深秋時令相符的夾衣,褲管卻捲到膝蓋以上。他躬身將褲管擼下來,迅速地抹了抹腳背上的紅色痕跡,便同周遭街坊一樣,拔足奔走。
鄭海珠瞧出來,這少年家是開染坊的。
棉布染色後,布匹會縮水,需要匠人操縱滾布石,將布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