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谷流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8章 他們總不是要開鏢局吧,大明英華,空谷流韻,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入夜,京城的宵禁開始後,白日裡繁華喧沸的宣武門大街,變得空蕩寂靜。
帶著牌子、不慮宵禁的汪文言,坐著自家馬車,拐進宣武門大街和琉璃廠之間的椿樹衚衕,步入綢緞莊的後院。
劉僑和鄭海珠已在等他。
汪文言頗知禮數,先關切地詢問了劉僑幼子戒藥的情形,得知哭鬧頻次變少,才鬆了一口氣,踱步到銀箱前。
劉僑不擺架子,坦誠道:“本官所知有限,只看得出這些銀子不比解京的俸祿銀子成色差,汪先生還是見多識廣些,可看得出銀子的其他蹊蹺?”
汪文言已由家僕和李大牛通傳過那徐公子的疑點,此際也不贅言,伸手拿了一塊五兩左右、外觀飽滿的銀塊,放到明亮的燈燭下,緩慢轉動,細細觀察。
“北地鑄的。”他說了第一個判斷。
“這也能看出來?”鄭海珠和劉僑同時請教。
汪文言淺淺撇嘴,指著銀塊表面坑坑窪窪的蜂窩狀痕跡道:“不論銀塊還是銀錠,成色九成以上者,在陽光或者燭光下,氣孔之間的表面,都有銀潤的寶光,側過來看氣孔的內壁呢,則隱隱有多彩霓虹,迷晃人眼。但銀中,多少都有銅,且有紅銅黃銅之分。黃銅並生的,七黑八灰九轉青,紅銅並生的,七黑八紅九帶白。北地銀礦,多紅銅,南地銀礦,多黃銅。”
鄭海珠接過汪文言遞來的銀塊,摩挲翻看須臾,又將幾個銀箱翻檢一回,對劉僑道:“如汪先生所言,這些銀子既然成色已到了九成以上的好品相,又白而不青,可推知是北地煎煉所得。那徐公子的管事卻說是他們從南邊一路收來的貨銀。銀子這個東西,雖是在商路上南北流通的,但這小几千兩的銀塊,都是白的,看不到青的,也太奇怪了。”
可不是太奇怪了麼?就跟隔了省的買家付款,付出的人民幣竟然都是連號的一樣。
只見汪文言俯身,抓出個體積更大、足有二三十兩的銀塊,繼續湊到燈下品咂,手指在表面來回滑動,彷彿武士在小心地感受寶劍的鋒刃。
“觸感也有講究?”鄭海珠問。
“不是,是花紋的樣式。”汪文言答道。
他乾脆吩咐家丁將那箱子抬到桌上,多加了兩盞琉璃炷燈照著,埋頭在箱中劃拉一會兒,好一會兒才選出幾塊,拼在一起。
汪文言的臉上,浮現出複雜的表情。
“你們二位看,若拼出五十兩的大傢伙,上頭的花紋,像什麼?”
鄭、劉湊上去辨別。
“旗杆?還掛著旗子?”劉僑疑惑道。
“不,是兵刃,”鄭海珠道,“是不是……武將在馬上用的那種,大刀?”
劉僑所在的錦衣衛,查案,不上戰場,日常用的是繡春刀,屬於腰刀形制的短兵刃,而鄭海珠見過好幾次馬祥麟和屬下的白杆槍,對於長兵器很敏感。
汪文言點頭:“是大刀,而且還是有出處的大刀,乃關二爺的青龍偃月刀。鑄這些銀子的人,用的銀範,刻有青龍偃月刀的紋樣,因為他們遵奉的,是他們那位義字當頭的老鄉,關羽關二爺。”
劉僑還在咂摸這個資訊,掌握更多前情的鄭海珠,已然目光一亮,凜然悟道:“晉商?”
“沒錯,”汪文言冷笑道,“原本我也不會知曉得那麼周詳。去歲晉商和我們徽商爭搶會館的選址,我沒亮身份,隨著徽州行首去找牙行理論,牙行得意洋洋,顯擺晉商送來的定銀,成色好、單個份量大,用的都是相同尺寸的銀範,範底還有青龍偃月刀,表明他們晉商,得關二爺護佑,以‘忠、信、仁、義’四個字,能夠過五關斬六將,行遍天下。”
鄭海珠聽著,心下覺得頗有些諷刺。
關二爺的確最重一個義字。
但明末的晉商有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