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40章 從來不聽朝廷號令,明末之席捲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丁毅知道他也算是個明末少見的良將,想救他一命。

許必成把太原的人馬忽悠到大同後,又快馬加鞭,還帶著丁毅的親筆信來找周遇吉。

他當然還是一樣的套路,勸周遇吉放棄代州,退向大同。

周遇吉勃然大怒:“若不守代州,賊兵必長驅直入京師,若守住代州,賊兵必不敢入京師,鎮北伯若真有心報效朝廷,當派兵前來,與我一共鎮守。”

周遇吉可不是蔡懋德,那這麼容易被忽悠。

李自成就是打下太原,想去京師,肯定也要把代州打下來,不然代州的明軍,隨時可以過來切斷他們的補給線和後路。

文官蔡懋德不懂軍事,周遇吉當然懂。

許必成一看,得了,這就是丁大人口中的大明忠臣。

丁大人有句話很經典啊,明末的時候,忠臣們很難為我所用,但是像高起潛,駱養性這樣的人,一定要好好保護,為我所用。

他當然心中敬重這樣的大明忠臣,可雙方立場不同,也沒什麼好說的。

許必成又好心勸了幾句,周遇吉反勸他讓丁毅出兵代州,奪回太原,守住太原就是大功。

兩人最後不歡而散,但一天之後,謝志良的兵馬,把從太原卸下的幾十門火炮,派人送到寧武關。

周遇吉大喜,只是謝志良送到寧武關,沒送到代州,讓他覺的有點奇怪。

二月初五,李自成兵馬到太原城下,太原已經沒有守軍,不戰而下,李自成甚喜。

城中晉王求降,這傢伙和原歷史上一樣,不敢走。

因為明朝有規定,宗室不能離開駐地。

你看人家慶王就很能跑,榆林寧夏兩地跑。

李自成抄了晉王的家,果然如周遇吉所說,並沒有派兵長驅直入往北直隸,代州就在太原邊上,肯定是當釘子一樣要拔掉。

二月十六日,李自成的兵馬到了代州城下,先勸降,不果,然後開始攻城。

大概是前面平山西各地和陝西各地有點痛快,加上太原也是不戰而下,李自成有點飄了。

結果一打起來,發現這裡是塊硬骨頭。

雙方大戰十幾天,賊兵死傷上萬餘,代州城依然沒打下。

這戰是把李自成打出一身冷汗,因為之前他十幾天,連平陝西和山西,一路順利的不得了,沒以在一個代州就被擋了十幾天。

這要明軍每個城都這麼守,他何年何月才能打到京師。

好在這時周遇吉也有點頂不住,因為兵少糧少,只能退向寧武關。

周遇吉一走,代州官員立馬就降了。

李自成又帶著兵馬進逼寧武關,還給周遇吉下通牒,五天內不降,攻破之後,必屠城。

寧武關位於山西中部,傳說由鳳凰所變,故有“鳳凰城”之稱。寧武是由太原北上大同的交通要道,明朝景泰年間建築關城,與偏關、雁門關一起成為防禦韃靼騎兵的山西三關之一,戰略地位極為重要。

但無論周遇吉如何備戰,以山西孤旅是無法與李自成數十萬大軍相抗衡的,寧武關地勢險要,而農民軍又志在必得,此次戰役進行得相當慘烈。

原歷史上,周遇吉先用火炮勐轟,打到彈盡火藥絕,僅用火炮就讓農民軍傷亡上萬人。

這次丁毅故意讓謝志良又送他幾十門火炮和大量火藥。

周遇吉火炮更勐,李自成又打了十數天,打到三月還沒打下,部下死傷兩三萬,損失慘重。

李自成又和歷史上一樣,被重挫了士氣,不想打了,打算繞過。

所以說李自成這種人成不了大事,遇到挫折就想退縮。

又是他的部下紛紛勸他,特別是王衛國極力要求再打,王衛國道:“明軍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曹賊也太捲了

夏耕煙

雲王

南北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