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48章 北伐和子彈,明末之席捲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山中的女真族打長久戰。
戰爭動員從二月底開始,然後大量的汽油彈,各種裝備,糧草,彙集到兩地。
王衛忠與李定國三月出兵草原。
李率泰和吳三桂四月出兵黑龍江。
---------
仁德二年三月初,丁毅來到京師工部匠作司火器局。
前年六月,李忠義他們就造出了膛線。
但受限於彈丸裝置速度,並沒有大規模推廣,之後丁毅畫子彈(米涅彈),匠作局的工程師們,用了一個月時間想出了辦法,兩個月後就能批次制彈子彈。
他們把子彈分兩部,前面的鉛製彈頭和後面的軟木分開造,然後手工組裝。
手工組裝很快很容易,只要按一下就可以。
普通的兒童或婦人一天都能裝幾千個。
因為鉛製彈頭上面有螺紋,需要車床車出來,新子彈的製造速度,是遠遠低於原先的鉛丸。
但是用線膛槍後的射程和準確度又遠遠超過燧發槍。
原本一場戰鬥需要打二十粒鉛丸來結束戰鬥的話,用新子彈也許只要打十發就結束了。
匠作局還是採用了流水性作業,用大量的車床製造彈頭,然後再用木塞進彈頭裡。
最多時,他們有一千部小型的車床在同時開動,有三千人在參與制造彈頭。
每天可以製造六萬子彈。
但後來李忠義發現車床損耗也挺快的,這樣乾的效率不行,每過一兩個月,車床都要維護一下。
然後又想出了模具式,製造模具們,把融化的鉛直接灌入,立馬形成一枚鉛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