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48章 北伐和子彈,明末之席捲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因為財政部說了,今年僅海外交易,旗稅,加山東等地的商業稅,收入為一千七百二十萬兩。

這其中鄭芝龍貢獻極大,讓出了旗稅,這也是他封侯的基礎。

一千多萬聽起來很多,遠遠超過明朝,但大乾朝現在兩百多萬官吏和軍隊,僅靠這點收入肯定是養不起的,所以明年全國商業稅的推廣是重點,也是勢在必行的事情。

當天朝政上還有幾件事沒說,丁毅以錢幣換天下的銀子,僅這一年裡,全國就換到兩億多兩的銀子,可鑄幾十億的銀幣。

另每年從大澳、日本、安南等搶掠到的白銀黃金都是以數百萬計,相比換銀,這塊收入丁毅現在都有點看不上。

還有他丁家自己的財富,算皇室內庫,也沒有說。

而換銀不是長久之計,按丁毅給的期限,明年六月就停止換,以前的白銀就不能流通,只能當貨物。

他估計還有大量的白銀黃金藏在民間,明年還能換個幾億回來。

他手上現在白銀黃金堆積如山,卻不可能瘋狂亂鑄,不能超發貨幣投放到市面上,這樣容易引起通貨膨漲。

丁毅一方面要穩住物價,一方面準備投入到安南、呂宋,用大量的白銀和歐洲和東南亞國家展開商貨,賺取國外的銀子和金子。

仁德元年對丁毅來說,是歷代開國皇帝以來日子最好過的一個。

他的帝國財富為歷代之最,他丁家的個人財富也可以說是歷代之最。

封賞結束之後,各地官員可以在京城逗留最長半個月,拜見朋友,拜見聖上也好,然後就要各自回自己的地盤。

且按朝廷現在規定,巡撫是四年一換,總兵也是四年一換,且每年都可以回家(或回京)一次。

距離京城和家鄉較近的巡撫和總兵,每年有一次年假,為十五天。

距離京城和家鄉較遠的巡撫和總兵,每兩年有一次年假,為一個月左右。

像廣東,貴州,安南等的巡撫和總兵,基本都是廣東、福建本地人,所以還算比較近,沒事你們也不用到京城了,不然兩個月假都不夠。

當然了,你們要不休假,可以拿雙倍薪水補償。

所以後來好多巡撫和總兵都不休假了,休啥假,很多人的家人都跟在身邊,到哪休去?

仁德元年年尾,各地巡撫和總兵紛紛離京,回自己駐地。

臨走前,遼東伯尚可喜上奏,說蒙古諸部以前動不動襲擾邊境,還投靠滿清,請求出兵北伐,嚴懲各部,並請纓北伐。

尚可喜的奏章一上,北部的總兵們都來勁了,紛紛上奏,要求北伐,要求統兵。

其實在丁毅滅掉滿清之後,蒙古各部狼狽而逃,然後很快紛紛派使求和甚至有求降的。

丁毅當時都沒空搭理他們,暫時以不追究,穩住蒙古人。

之後他全力整頓國內,平定安南和雲南,還客氣招待了來京的蒙古使者。

丁毅登基時,蒙古人也派使者來賀,獻上重禮。

或許他們以為,丁毅已經忘了以前的事。

丁毅收到大量的奏章後並沒有立刻做出批示,而是留中不發。

第二天,‘天下事’開始大篇幅刊登蒙古從元朝開始,對中國做的惡,一直到明末對大明的各種襲擾,與滿清共擊大明和對抗大乾等所有的惡事。

京師和天下人看到天下事報紙的劃寫,人人義憤填膺,民間怒聲一片,大夥都叫著要北伐。

朝中連一些前明的文官都支援北伐。

因為現在大乾朝國力蒸蒸日上,擁有雄兵百萬,糧食有餘,軍餉用之不盡,繁盛超歷史任何一朝。

丁毅沒急著回應,因為很快進入仁德二年,也很快接近新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唐朝直播破案

清九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