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18章 銀行與新錢,明末之席捲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一個錢幣。
“這是?”兵問尚書張縉彥滿臉驚喜。
只見他手上的銅錢,和大明朝的銅錢差不多,但這是嶄新的,製造也很精良,紋理又深又清晰。
明朝和清明都有民間甚至日本防制的銅錢在流行,前面也說過到清朝中期,還有宋朝的銅錢在流行。
民間的百姓們是很認同銅錢的。
丁毅現在制訂了新的‘大乾通寶’。
“大乾通寶,面額一文。”丁毅解釋道:“15枚重一兩,一枚約四克。”
“大乾通寶裡,一克為銅,三克為其他金屬。”
嘶,張慎言驚叫:“這不是欺騙百姓?”
你一斤銅造出四斤銅錢,朝廷這是賺黑錢啊,剛剛還說信用的?
“怎麼叫欺騙百姓?”丁毅無語:“大明寶鈔只出不進,那叫欺騙,咱們發出去,同樣的收回來,怎麼叫欺騙?”
丁毅就是降低銅錢的成本,而且明末到現在,全世界都缺銅。
丁毅以前就管個東江鎮,還有多餘的銅用來造炮,現在要管全大乾,恨不能把銅炮融了來造銅錢,所以只能降低成本。
“以後市面上,只有大乾皇家銀行鑄發的銅錢才能流通,其餘的銅錢,不得流通,可以到銀行更換,慢慢把大乾境內,其他的銅錢,全部替換掉。”
而丁毅回收掉這些銅錢後,可以回爐重鑄,一斤鑄四斤,又是爽歪歪。
最關鍵的是,丁毅造的這銅錢,是用水力機床加蒸汽力量鑄壓出來,紋理非常清晰,很難複製,你就是複製了,真假一眼能看出來。
他正面是大乾通寶四個字,反面有幅畫,還有時間‘1645’。
特別這幾個數字,能鑄造的這麼有紋理,民間是絕對不可能防制出來。
當然,丁毅鑄造的銀幣不只這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