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97章 一觸即發,明末之席捲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化貞在這裡時,有兵十三萬,囤糧百萬,是明朝的一個重要的軍事要塞。
到熊廷弼手上失陷時,後金掠取了大量的糧食,僅右衛屯,即熊廷弼駐紮之處便有糧草50萬石,正是這批糧草幫助努爾哈赤渡過了一場可怕的經濟危機。至於珍珠財寶報掠更是無計其數。
而丁毅對打贏這場戰很有信心,一路只帶了三十萬石糧過來。
他十五萬人吃這些糧草,可以吃一年,其實是有部份給戰後用的。
許必成一萬兵馬守廣寧,另有一萬騎兵在廣寧和渾河西線遊動,不過渾河,這樣就是丁毅有兩萬兵馬是不參戰的。
多爾袞若是想去攻擊丁毅的糧倉,最少要派四萬以上的精銳過河,也未必打的贏許必成的兵馬。
多爾袞很快也派哨騎探到明軍虛實,知道明軍在廣寧囤集了重兵和糧草。
當年松錦之戰,他們就派奇兵一支,襲擊了明軍的糧草所在筆架山,從而大敗明軍。
但現在,他當然知道丁毅的兵馬不好惹,右路統豪格曾請令去襲擊廣寧。
但被多爾袞拒絕。
丁毅的兵馬不比明軍,白白浪費時間和人力不說,咱們原本兵馬就沒他多,你再分兵,少了沒用,多了我們主力怎麼辦?
明軍在渾河對面有兩萬精銳,至少要過去四萬才可以打吧。
豪格還想說什麼,其他勳貴們紛紛勸阻,阿濟格更說,若是攻城,最少六萬才能打明軍兩萬,豪格只好做罷。
這下滿清上下團結一心,決定在渾河東與明軍決戰。
二十四日,明軍各部緩緩來到翟家村,雙方近三十萬大軍在幾十裡的範圍內駐紮面對。
每天都有大量的哨騎碰撞。
明軍哨騎二十人一隊,清兵五十人一隊都通常不佔便宜,清兵哨騎損失慘重,只能步步後退。
這幾年丁毅的黃輪槍經過不停的改造,打的越來越遠,現在已經可以在二十米外打破重鐵甲。
此戰他們的哨騎每人帶了四把,有人甚至帶了六把,簡直瘋了。
後來丁毅才知道,有人在經過山海關時,向張其棟的部下要了黃輪槍,一人帶六把,專門想幹滿清哨騎。
清兵是真沒辦法,現在丁毅的騎兵騎射術也不比他們差,雙方近了之後,直接拿銃,並保持距離,不讓貼身,一打一個準。
二十五日後,明軍的哨騎就推進到小坨子附近,距離清兵主力所在,只有八里左右。
多爾袞幾年沒和丁毅打了,沒想到丁毅的兵馬越來越厲害,他心中開始有點慌,但現在已經騎虎難下,這麼多兵馬聚集在這裡,想說撤退也不可能。
他敢肯定,只要他說退,馬上和松錦大戰的明軍似的,全軍崩潰,特別這次很多蒙古人都不怎麼願意,如果不打就撤,以後蒙古人徹底要和他們說再見。
當天,他正憂心忡忡的看著遠處,突然,天際處傳來沉重的號角聲。
號角聲還沒完,滿清的哨騎已經跑過來:“明軍來了,明軍來了。”
“集合。”多爾袞沒有猶豫,現在想什麼都沒有用,只有血戰。
清兵這邊也響起號角,各營都開始按即定的位置開始集合。
大概半小時不到,對面黑壓壓的出現一股騎兵,然後騎兵越來越多,最後幾乎是滿山遍野。
十幾萬明軍排在八里長的戰線上。
此時明軍和清兵西側是渾河,東側是太子河(故稱衍水,漢稱大梁河,滿清稱為蘆葦河,明朝稱太子河)
渾河與太子河中間八里到十里的地方,就是他們的主戰場。
這種戰場對雙方都有好處。
多爾袞選在這裡也是精心挑選的,兩邊都是河,意味著雙方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