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6章 良民資格,明末之席捲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旅順的居民,有相對的自由度,現在做的也比較輕鬆的活,每週有休息日,關鍵飯也能管飽。
表現好的,還有糧米甚至現金獎勵。
所以在宣傳司的宣傳下,降兵們現在幹活很帶勁,每個人都想爭取每年的十個良民資格。
丁毅看完現場還算滿意,目前是徐威8營在守南關口稜堡。
每個稜堡有一個司兵力駐守,訓練也就在堡邊新建的空地。
徐威手上有三個司,一千人,另一個司駐守在兩堡中間,這樣可以隨時機動支援兩個堡。
每個月由輔兵中出兩個司,輪流在現場訓練和看守俘虜。
這樣這邊有一千五的兵力,防守是沒什麼大問題。
眼下就是堡中沒什麼炮,自從他上次去過匠作局,決定了以銅炮為主,鐵炮為輔的任務後。
匠作局先做了三門千斤鐵炮,加上一門原有的紅夷大炮,幾門佛朗機炮,分別放在稜炮。
丁毅看完後,要求隨行的李忠義,優先先往這裡配齊六十門24磅鐵炮。
眾人微驚,小小兩個堡,要這麼多炮?
“還不夠,後金若來攻,必是雷霆之擊,泰山壓頂之勢,先把兩稜堡的炮做出來,然後長牆之間還要配,讓降兵做炮塔,和我們邊軍的墩臺差不多。”
“每一百米,做一個墩臺,暫時先別挖坑。”
李忠義和建築司等人紛紛記下。
丁毅要求兩個稜堡的城牆之間,每隔一百米,再做炮臺,炮臺不需太高,十米就行,上面只能能炮一門炮,五到六個弓箭手。
炮臺要求密閉式,相當於後世的碉堡,只留射擊口,可以有效防對方射箭,第一層七米左右,可容五六個弓箭手。
第二層十米左右高,放炮一門,露出炮口。
這樣有一定防護能力,就算被對方的炮打中,也傷害不大。
如果對方用弓箭,肯定沒用。
這樣按照丁毅的要求全部做起來,從南關口到東西兩岸,十里不到的地方,最少五十個炮臺,加上稜炮的,這條防線的炮,會達到一百多門。
絕對又是鋼鐵般的防線。
特別明朝這時,大夥的墩臺都不是封閉式的,上面經常燃警煙。
丁毅開創封閉式碉堡,只留炮口和弓箭射孔。
即保護了兵士,又加強了防守。
當然,工程量也比較大,但有降軍,可以放心的壓榨他們。
看完了稜堡,丁毅帶著諸將去看了輔兵的訓練。
眼下旅順有四千輔兵,每月抽一千,三個局訓練,其餘的囤田。
四千人輪流,差不多每人每年要訓練三個月。
這邊有兩個司,還需要看守降兵。
丁毅看了輔兵的訓練,大部份人都經過兩個月以上的集訓,相當不錯,有些底子。
丁毅說了些話,勉勵了大夥一番,眾將士都一臉崇拜看著丁毅。
丁毅看著眾將的臉,突然想到自己在田川松房間裡的狼狽。
不由腦海裡想著,前世很多權貴和富商們,在臺前風光無限的談笑風聲,大概沒人想到,他們很多人的暗地裡的也有不為人知的齷齪和無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