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8章 就知道拍馬屁,明末之席捲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以他們現在的鋼鐵產量,慢慢打造,逐步配發全軍也是沒有問題的。

之前丁毅的步兵把大盾豎在地上,如果有工兵鏟在手,會更加的方便和省事。

然後是大背囊和鐵水壺。

雖然現在他們出去都帶著好多大車,但如果有了大背囊,能帶的東西會更多。

個人的被子,水壺,工兵鏟都能裝在大背囊裡。

但長槍兵的盾牌比較重,揹著背囊會更重,所以丁毅兵馬出去時,一般把盾牌統一裝在大車裡,戰時才背起來。

大背囊另一個好處是,野外時可以用無數背囊堆疊,形成一道障礙,必要的時候,還能用來裝土填溝。

匠作局和後勤司的人確定了東西的規格和大小後,立馬開始分配人手,製作起來。

沒過兩天,張經來找丁毅,說上次決定建新堡的位置,找了好久,終於選好了。

“走,去看看。”丁毅馬上道。

-----

9月初,皇太極召集閣臣,他們大金也有內閣了,他自我感覺挺不錯的,像大明皇帝似的。

這次入關,總體來說不如第一次入關,搶到的物資和人口,都不如第一次,效果不是很好。

更要命的是,居然又遇到丁毅的兵馬,還是慘敗。

皇太極現在已經很確定,他的最大敵人,應該要從明朝,換成丁毅。

各大貝勒和漢人文武都在現場。

皇太極面前的牆上掛著一副簡易地圖,上面有後金,蒙古各部,明朝,然後還有新加的丁毅勢力範圍。

他一個人盯著這地圖看,身後諸人皆不出聲,靜靜的站著。

許久之後,皇太極緩緩道:“當年徐大堡之戰,丁毅以兩三百明軍殘兵,滅我一個牛錄,靠的是守。”

“之後打南關口,打金州,咱們後金在丁毅手上,屢戰屢敗,一次比一次慘。”

眾貝勒和文臣們紛紛低頭,好多人臉色通紅,又羞又氣。

阿濟格想說,丁毅無恥下作,打仗沒有武德,話到嘴邊,還是沒說出來。

自古勝敗論英雄,誰管你怎麼打贏的?

皇太極聲音越來越大,臉色也越來越嚴肅:“以前丁毅和咱們打,都是以守為主,但是這次,居然正面野戰,打敗咱們大金的勇士。”

“3500對2000人啊。”皇太極心痛的大叫:“打成這副模樣,還算是戰無不勝的大金嗎?”

眾人的頭更低了。

人群中還有剛加入的孔有德和耿忠明,兩人面面相覷,相互對視,表情複雜。

“眼下丁毅升為總兵,麾下兵馬數萬,實在是咱們大金第一強敵。”皇太極在這次會議上,正式確定了丁毅為大金第一強敵。

現場所有人,都深以為然,他們大金在丁毅手上連吃敗仗,軍中士氣大損,如果不能打敗丁毅,以後遇到丁毅的兵馬,可能都要繞著走,沒有勇氣敢與他一戰。

所以,大金下步目標,一定要把丁毅當最大的敵人,並要打敗他。

接下來他又問諸臣,可有剋制丁毅兵馬的辦法?

代善,阿濟格等幾個貝勒紛紛進言,野戰要用重兵,集中大量步甲蟻附,丁毅的銃兵再厲害,也不夠用。

圖魯什還言,當日若有五千步兵,定能打敗明軍,所以和丁毅部作戰,兵力一定要多。

大夥齊齊白了他一眼,我大金要是有明人億兆人口,還怕丁毅個毛。

這時,突然有人道:“當日我軍未帶炮,若有炮在,只需幾炮,就能轟破明人銃陣和馬車,如當年渾河之戰那般。”

眾人抬頭看去,原來是新加入的孔有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唐朝直播破案

清九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