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6章 江華島,明末之席捲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原歷史上,後金差不多動員了三萬多人,從鴨綠江渡過去,繞過堅城不攻,長驅直入去打漢城的。
而丁毅有更好的選擇,以水師從江華島方向攻漢城,只要拿下江華島,距離漢城也就一天的路程,朝發而夕至,立馬能威脅到朝鮮王室。
4月1日,丁毅留趙大山守旅順,先把旅順的兵馬運到皮島,留徐威守皮島。
接著水師3營留兩千人在島上,第一批八十四艘船,運了沈世魁部4000人,向懷來加常建剛部三千人,共七千人。
2日,丁毅的船隊突然出現在江華島附近。
江華島面積410平方公里,是朝鮮第5大島,島上多丘陸,土地肥沃,盛產稻米,島上還種植人參,和捕魚,是朝鮮很好的一個大後方基地。
雖然江華島距海峽只有一公里,但水文條件複雜,潮水落差大,多暗礁,所以歷史王朝只要遇到外敵,就往島上躲。
當年蒙古和後來建立的元朝,先打高麗,他們都是往江華島上跑。
1627年,後金攻朝鮮,國王李倧還是跑到江華島,後來朝鮮與後金在江華島訂立盟約。以此事件為契機,朝鮮王朝升江華都護府為江華留守府,升府使為留守,作為王朝的陪都之一。
江華島上一應俱全,還有巨大的糧倉,又盛產稻米,朝鮮每次遇敵國,都往島上一躲,最長的忠烈王躲元朝的入侵,在上面呆了一年,糧食還沒有吃完,可見儲糧之豐富。
長此以往,這邊也成為朝鮮的大後方,囤糧種田,躲避敵人,都在這裡。
第一次後金入侵,他們的李倧國王也是往這裡躲的。
可他們肯定想不到,有一天會有敵軍直接從覺華島攻過來。
此時駐守在江華島的是朝鮮江華留守兼舟師大將張紳,有兵馬1000多人。
當年後金兵進攻方向是江華島北面的甲串津,那邊被稱為天塹,朝鮮人在這裡防守比較薄弱。
張紳在後金兵來後,別人讓他加強兵備,他還笑稱:“謂虜不能飛渡。”
後金能成功,一半是因為張紳輕敵的原因,一半是後繼援兵遇到退潮,停滯不前。
而丁毅選擇是南面廣城,因為他的船大,不適合在甲串津走。
這邊面朝大海,沒有暗礁,加上丁毅的船比後金的大,在這邊登陸是最好的。
朝鮮人在戰時,大部份兵力都會在這邊防守。
但眼下並沒戰事,所以當天丁毅趕到時,老遠用望遠鏡看,岸邊可能連一百人都沒有。
2日上午八日,丁毅龐大的船隊出現在海面上時,廣城港口二十幾艘朝鮮中小型的船正靜靜的停著。
海面上也是風平浪靜,一片安寧。
“有船。”突然一個朝鮮兵看到海面有船,接著那船影越來越大,越來越多。
等他看清楚是一大波巨大的戰船時,朝鮮兵嚇的魂飛天外,趕緊扭頭狂奔。
“嗚”很快,島上響起沉重的號角聲,整個江華島,頓時雞飛狗跳。
張紳此時正在留守府摟著小娘,突然聽到聲音嚇了一跳。
“誰這麼大膽,胡亂吹號?”張紳罵罵咧咧,立馬派親兵去檢視,他自己還摟著小娘,上下其手,不亦樂呼。
不一會,檢察使金慶徵,副使李敏求匆匆趕到他府上,驚叫道:“南面海上,好多戰船,無邊無際。”
“什麼?”張紳跳起來:“後金又打來了?”
“不像是後金的船,後金沒那麼大的船。”
“難道是日本?”
“也不像,好像是明朝的。”
“怎麼可能,明朝為何打我們?”張紳還在跟他們討論那是誰的船。
“轟”遠處驚天動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