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3章 皇太極的決定,明末之席捲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1631年正月,因為皇太極破格取才,有漢人王天相和金世昌等經過多次試驗,終於為後金造出第一門紅夷大炮,皇太極大喜,命人重賞之。

後金在炮身上鑄‘天佑助威大將軍’字樣,並刻有工匠和督造官員名字,以後若制炮有不合格,斬其人。

後金本來沒有自制火器,至此以後,他們開始大量製造火炮,並在火炮技術上追趕上了明朝。

皇太極現在也很重視旅順南關口,自炮鑄好後,就開始派哨騎前來南關口查探。

其間多次與明軍騎哨相遇,明軍幾乎一見就跑,也不與他們對戰。

二月份時,後金收集到了所有資訊。

明軍從南關口一路修牆到西邊海邊,總長達十幾裡,但中間有河流山川,真正有牆的地方大概六七里,且很多地方不能行進大軍。

城牆高達五米,每一里有一座炮臺,牆上面也放有大炮,還有駐軍,初看下來,明軍最少有幾十門炮。

後金兵爬山涉水,看了很多地方,找到六處可以行進大軍,並進行攻擊的地方。

最寬最適合大軍作戰的,自然是上次阿濟格兵敗,和明軍大戰的南關口左前方。

其次是南關口往西三里,有一條大路,大路兩旁曾是田地,現在是荒蕪,可由大軍通行。

但那大路盡頭,明軍直接用城牆堵住,沒有門,路左邊是個軍堡(稜堡),右邊是個炮臺。

皇太極和阿濟格他們看完資訊,也是倒吸一口冷氣。

明將丁毅真不是東西,所有能通行大軍的地方都被堵住了,要麼就是險要無比,要麼就是有稜堡炮樓。

阿濟格事後,還帶著扎巴和李率泰專門跑了所有能進攻的地方看。

回來後一致覺的,還是南關口最好。

“還是南關口?”皇太極很有意思的看向他們,是不是上次大金在那倒下去,你們就想在哪站起來?

“回大汗。”李率泰道:“我們都現場看過了,實在是沒法子。”

“那丁毅太下作無恥,其他能通行的地方,要麼在高處,要麼路比較窄,要麼靠近河邊,都不利大股的兵馬衝上去。”

“他們炮很多,如果少量兵馬輪番衝上,怕會死傷無數。”

范文程有點不敢相信:“都說他修的城牆有六七里長,這麼長的城牆,不能一起攻過去?”

他的想法是,盡起大軍從城牆上直接攻過去,六七里長的,明軍防守的過來?

阿濟格搖頭:“南關口西側本來就地勢不平,他都沿著崎嶇的地方在修城牆,沒幾段好走的路。”

“要這麼打也行,前期要伐林,平山,填坑,堵河,不然真不好走。”

“那需要好長時間的前期準備,兵馬也不能集中在一起。”

你想想,他六七里長的城牆又不是在一起的。

比如南關口那邊有三里是在一起的,但東邊是河,西邊有稜堡。

三里過後有座山,那根本無法爬上去,能爬的在明軍那邊,他的城牆堵在山下的山路口,後金軍只能乾瞪眼。

所以阿濟格他們幾個看來看去,最適合大部兵馬同時作戰的,還是南關口。

其他地方如果換在半年前,上次和丁毅開打的時候,還能通行,現在給了丁毅時間,已經完全不能通行。

一時間,阿濟格更加後悔了,去年不在南關口攻的話,早就拆了丁毅的牆了。

李率泰又道:“我們的兵馬爬到一處高山,眺望對面,隱約看到明軍的城牆後面,還有無數在幹活。”

“因為太遠,加上有山林遮擋,看不出明軍在幹什麼,但是丁毅這麼幹下去,以後真的就固若金湯了。”

眾人面面相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唐朝直播破案

清九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