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09章 傳言有誤,明末之席捲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同樣在崇禎九年七月,丁毅準備離開大員。

臨走前,丁毅說了幾個要點。

一是繼續穩民政策,擴大這裡的人口和囤田面積,同時繼續大力建設,前期多建炮臺和城堡,為防守用,後期用城牆連起來,就是一座座城鎮。

到明年這個時期,丁毅給他的要求是,戰兵不算,爭取要有十萬人口,至少要有七萬人口,等於是一年之類,要翻一倍,新田最少要增兩萬畝,總田數達十六萬畝以上。

若在平時可能有點難度,但現在各國各地商人過來進糖,丁毅都不收銀,只收人口和物資,加上趙大山水師自己也能移民,再加上最近明朝內地農民軍越來越亂,今年這目標應該沒什麼問題。

二是用原居民戰士和明軍配合,往四周探尋新地圖,查明礦產,和各部落的落腳點,一年之內,爭取要把整個臺南地區的地形圖全部畫出來,所有臺南地區的各部落位置都要找出來。

並且有些地方可以標記,等將來資源和人口上去,就要修路,讓丁毅的兵馬,可以順利的達到某些戰略要點。

因為之前,鄭芝龍都是往大員西和北地區移民,大員西北部算他的勢力範圍,丁毅要趕緊佔臺南和西南一片,並修立據點。

三是融合移民,原居民和旅順三方的人,善待原居民和當地移民,促進通婚,加強漢字的學習,讓所有各族小孩子都學漢字。

四是建船廠,炮廠,銃廠,旅順有的,這邊也要有,這半年丁毅已經從旅順調派了一波工匠過來,但以後還是以到福州廣東浙江沿海招募為主,自己培訓為輔,必竟旅順的工匠都不夠用。

好在旅順有學校,很多工匠學徒學生也源源不斷的產出,可以往這邊支援。

趙大山很認真的拿筆記著,他也知道這是丁大人最看重的基地之一,甚至在丁毅心裡,這裡可能比旅順更重要。

丁毅還讓他在這邊重視農業和工業人才,但工業和趙大山說不通,大概就是各種奇技銀巧之類的技工,特別是外國技工,讓他懸賞,在外國和明國人中尋找會搞石油的人,懂的分離和提煉的人才。

至於外國商人帶來的各種種子,都要接受,加以學習,然後種植和培養。

大員比旅順更接近西方,這邊來往的外國商人無數,丁毅的船隊以後可以帶著絲綢在這邊,等著外國人用其他東西和銀子來換,至於糖,丁毅除了自己賣向日本的話,基本不賣,只換東西。

最後,他給段高林局長的要求是,一年後,這邊月產白糖要達到二十萬斤以上,段高林看著四周無數的人口和勞力,連忙表示,沒問題。

丁毅也不能面面俱倒,能想的都和趙大山說了,沒想到的,也只能以後再補。

7月初,丁毅帶著三艘船,離開大員,回旅順,途中還是和以前一樣,經過每地,都要登陸,尋找工匠和讀書人。

一直到八月初才回到旅順。

到了旅順才知道,後金軍早在六月就已經進行第三次入關戰役,朝中派人到旅順來催發兵馬。

同時,後金建國為大清,六月時兵分二路。

一路入關搶奪明朝,一路擊破朝鮮,奪下義州,並開始囤兵挖坑,駐守義州。

此時明廷和朝鮮紛紛派來救急的告書。

當時丁毅不在,眾將也只能先拖著,因朝廷多年沒派餉和糧,先向朝廷要餉要糧。

而張經,沈世魁,阮文龍等人商議,覺的這義州,不能讓清兵佔了。

清兵佔義州,就和當年丁毅建北溝一樣,以後清兵從義州過來打皮島鐵山就變的很容易,而這幾年,丁毅在皮島鐵山一線囤了好幾萬畝田。

一旦讓清兵奪取朝鮮的義州,皮島就會很被動。

沒想到皇太極把丁毅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唐朝直播破案

清九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