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2章 猛將鰲拜,明末之席捲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啟七年(1627年),後金第一次攻打朝鮮,阿敏率三萬餘騎過鴨綠江,輕而易舉的打下義州,濟爾哈朗帶一支兵又去打鐵山,毛文龍退守皮島。
後金走後,朝鮮人收回義州,駐守的兵馬也不多,比較隨意的,主要怕後金再打過來。
這次皇太極突然發作,朝鮮幾乎瞬間放棄,直接把義州給送了。
皇太極的理由挺好的,我建國大清,你們不承認,這是教訓你們,也沒說以後會來打朝鮮,其實這時皇太極已經在謀劃二次打朝鮮。
因為現在主要入關明朝,暫時先守住義州再說,等學著丁毅在義州挖坑,設碉堡,守住義州後,皇太極東可攻朝鮮,南可打丁毅,立馬就處在主動的一方,狠狠報復了丁毅建北溝城。
所以丁毅一回來,聽到皇太極一邊入關打明朝,一邊佔義州,就知道皇太極在想什麼了。
皇太極希望用打明朝來吸引丁毅的注意,最好把丁毅的兵馬都引到京師。
然後他藉機在義州好好修整,建成新的蓋州。
丁毅當然不能讓他這麼幹。
滿清佔義州,等於丁毅建北溝城,相互在對方身前,釘個釘子。
更何況,他們和朝鮮有約,建奴來攻,必要幫忙。
所以丁毅回來沒多久,馬上決定,幫助朝鮮打回義州。
決不能給時間讓皇太極在義州修城。
8月6日,丁毅在旅順和諸文武開完全後,決定出兵,次日回到皮島開始動員兵馬。
點何小車35營3000,加何良武19營3000,沈世魁23營抽2000,共八千步兵加張經兩千騎兵,準備打義州。
據前期時間的瞭解,偵探,皇太極六月份打下義州,然後把察哈爾部移一部在義州,義州附近一下子多了好幾萬人,察哈爾部把這裡當成牧場,盡情的歡樂起來。
為防丁毅,或者說為了給丁毅壓力,皇太極新的蒙古八旗,有四旗一萬多人在這邊守著。
同時駐守的有察哈爾和其他蒙古部落,加起來共三萬多蒙古人,幾十萬牛羊。
義州守軍主將可不是蒙古人,是歷史上後來鼎鼎大名的鰲拜。
原歷史上,皇太極在明年,先命貝勒碩託(代善二兒子)與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人帶大軍攻皮島,未克。
接著換阿濟格接手,鰲拜主動請纓,說打不下皮島就以死謝罪。
果然,關鍵時候,清兵進攻受阻,鰲拜拼死衝殺,率先登島,接著後軍跟上,一舉攻克了皮島,徹底消滅了明軍在遼東的最後根據地。
這個時代的鰲拜也開始嶄露頭角,先是在征服察哈爾一戰中立下大功,然後被派往義州,駐守義州,隨同駐守的,有鑲黃旗五個牛錄,一千五百人。
加上四旗蒙古人,和察哈爾等部,義州到鎮江一線,現在有後金兵馬一萬五,蒙古百姓三萬多,共計五萬人口,相當龐大。
滿清這時好多在大明這邊有名的軍將,貝勒不用,用明朝默默無名的鰲拜,也是皇太極看到鰲拜的能力,有意培養他。
在來義州之前,皇太極多次召對鰲拜,和他說如何應付明軍,特別是丁毅,讓他學丁毅守好義州,不可妄動,鰲拜仔細伶聽,好好學習,發誓要在這裡,成為明軍皮島外的一棵大釘子。
8月8日,張經的騎兵分兩次,由袁有才帶領,從旅順運到皮島,來了兩千騎。
這樣丁毅手上步騎共一萬人。
經過過去半年多的發展,丁毅的匠作局加快了燧發槍和簧輪槍的製造。
目前張經五千騎兵,已經有一千配了簧輪槍,其中哨騎是每人兩支。
另有部份簧輪槍在大員趙大山部。
而步兵用的燧發槍,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