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5章 又是個祖大壽,明末之席捲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丁毅這人,向來注重信用,比如說發餉,都是每月二號。

比如旅順的傷兵,戰死者,都由丁大人養。

所以他很重視信用。

此時的丁毅,正在一本正經的和部將們說話:“咱們明人,天朝上邦,禮儀之國,一定要說話算話,說用活著的阿巴泰換東西,一定要給他們活著的。”

“如果回去的路上,阿巴泰死了,劉醫士,我可饒不了你。”

劉醫生憋著沒笑,也一本正經的道:“大人放心,我保證那阿巴泰能活著回到後金。”

“三千蒙古人也能活著回去。”

“恩”丁毅重重的點頭:“咱們說話,一定要算話。”

等丁毅走後,現場笑成一團,大夥都笑的停不下來。

原來丁毅讓人把阿巴泰給切成太監,又剁了他兩隻手。

除了能走路,阿巴泰整個人就廢了,而且回去堅持了半個月不到,還是傷重而死,簡直把皇太極氣瘋。

三千蒙古騎兵,則人人切了雙手拇指。

失去拇指的蒙古騎兵,以後根本不能騎射,連拿刀都有問題,基本就是退出軍隊。

丁毅沒做錯啊,咱們協議就是拿活的阿巴泰和三千蒙古兵換你們的。

你以為你們就是好貨了?

後金拿過來的六千匹馬,基本也都是歪瓜裂棗的,絕大部份都是運輸馬,合格的戰馬沒多少。

大夥都在騙,都在玩文字遊戲,你騙我,我騙你。

丁毅的行徑,徹底激怒了皇太極和後金勳貴。

歷史上都沒有丁毅這麼惡劣行為的漢人軍將。

完全沒有武德和道德可言,連基本的信諾都沒有。

一天後皇太極清醒,滿朝文武要求,集中大金全國兵馬,再調集所有蒙古各部,所有漢軍,集合十五萬之眾,舉國之兵,去滅丁毅。

皇太極雖然憤怒到了極限,但是還是很快冷靜下來。

怒不發兵,這是最起碼的要求。

當年劉備夠生氣吧,非要去打吳國,結果一氣之下被團滅了蜀國幾乎全部的精英人才,和一半兵馬。

皇太極好好冷靜了三天才回過神。

丁毅說兩國兩年不打,和平共處也是放放屁的,完全用來當誘餌,當然,皇太極也從來沒有這麼想過。

但這次的交易,皇太極這邊損失慘重是個現實。

他內心實在是憤怒。

仗打輸了,死了好幾千兵馬,還賠了大量的銀子。

大金立國以來沒有這麼窩囊過。

這要讓崇禎知道,怕崇禎都要笑醒。

但這事,必須要讓崇禎知道,要讓崇禎好好問丁毅,為什麼,不把阿巴泰押到京城來?

你丁毅,眼裡還有聖上和朝廷嗎?

吃了這次虧後,皇太極真的想兩年不理丁毅。

事實上他也知道,若讓明軍建起北溝城,他在沒有足夠的兵力之前,是不可能再攻進復州境內。

他知道要對付丁毅只有一個方法。

就是集中十萬以上,最好二十萬以上的精銳,一步到位,一舉打破旅順,滅了丁毅這狗東西。

但凡兵馬少一點,都不起作用。

他堅信自己的大金國,無論國力資源還是人口,早晚可以碾壓丁毅。

咱們走著瞧吧,笑到最後的,才是王者。

皇太極最後決定,按原計劃,休息下後,打黑龍江,在丁毅那裡損失的,打蒙古人來彌補。

可憐在黑龍江地區的蒙古人,後金在丁毅身上的憤怒,加倍的釋放到他們身上。

-------

崇禎七年(1634)十月,京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唐朝直播破案

清九玄